湯木生 諾貝爾獨家發現在FB粉專、Mobile01、PTT的網友最新推薦以及評價討論大公開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湯木生 諾貝爾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21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自炊食代、陳又津 YuChin Chen、財經旅遊達人法比安等,共有398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6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 ?????????、啡聞 1 c.c.|法式觀點筆記:文化 X 時事 X 歷史、自炊食代極光、Wina等,同時還有67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13個,裡面有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湯木生 諾貝爾有關!另外還有關於湯木生的相關影片還有湯木生 電子帶電量的各種內容以及湯木生發現電子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湯木生 諾貝爾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湯木生 諾貝爾是什麼內容吧:
-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在Facebook上討論到湯木生 諾貝爾的熱度指數10610
-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在Facebook上討論到湯木生 諾貝爾的熱度指數1266
- 自炊食代在Facebook上討論到湯木生 諾貝爾的熱度指數395
- 陳又津 YuChin Chen在Facebook上討論到湯木生 諾貝爾的熱度指數387
- 財經旅遊達人法比安在Facebook上討論到湯木生 諾貝爾的熱度指數377
- ???????????? ?????????在Intagram上互動 熱度指數2269
- 啡聞 1 c.c.|法式觀點筆記:文化 X 時事 X 歷史在Intagram上互動 熱度指數260
- 自炊食代極光在Intagram上互動 熱度指數212
- Wina在Intagram上互動 熱度指數154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我的好友朱惠良當年是台大歷史系才女,習書畫,唱崑曲,畢業後來進了故宮博物院,之後考上公費留學在美國Princeton 大學讀藝術史博士:她是北宋書畫研究的佼佼者。
生性開朗,豁達。本來在故宮待得好好的,突然被趙少康徵召從政,之後她看破台灣政治,再回故宮,已屆退休年齡。人們説如果當初不從政,惠良可以當院長,不會重回故宮,反而成為同班同學的手下。她本人可一點也不在意,退休後,把頭髪染成金色,經常敷臉,四處遊玩,愈活愈愜意啊!
這一生她從來不和同輩或男或女競爭,認識她的人皆稱她乃:女中豪傑。
故宮博物院退休後,她展開歡樂生涯。今年69歲,她為自己的69歲(等於習俗中的70大壽)安排了日本之旅,接著再從神戶登船,搭乘和平號郵輪,渡大洋洲近兩個月。
這過程中,剛好是武漢新冠狀病毒開始蔓延的期間。
今天她抵達了日本橫濱:當然巧遇因大量感染而停泊的鑽石公主號,而且受到日本嚴格檢疫檢查。
朱惠良看什麼都恬恬淡淡,她當然知道新冠狀病毒,當然已經被通知日本鑽石號郵輪感染的慘劇。
該來就來,她也不多想,吹著海風,「俺」不是李商隱,俺老來活著是來享樂的,那有什麼相見時難別亦難。
她反而更昨夜星辰昨夜風,郵輪西畔桂腳Y,心有靈犀早已通。
快到橫濱時,她兩腳一併,享受快靠行港口前的最後曙光。
惠良知道我已經得了Sun Poison怪病,沿途經常透過Line發日記,好似我和她結伴同遊。
揀幾篇分享。
* 昨天是六十八歲最後一天,充實愉快!😊
上午去百萬遍知恩寺的手作市集,看到一位大叔的畫作,畫了一隻微笑回首的貓咪,旁邊寫著「誕生日プレゼント」(生日禮物),開心地買下,告訴他明天是我生日,請他在畫上寫我的名字、生日日期和他自己的簽名「藏馬」,馬字是他手繪的一方印文;之後又買了一件族徽(丸に篠笹)別針犒賞自己。
下午新朋友香蕉和老朋友廖さん帶我去宇治參觀興聖寺禪堂,再去千利休茶屋飲茶,最後去源氏の湯好好的泡了一個小時的草藥湯,真是名符其實的暖壽,幸福地送走我到這世界第六十八年的最後一天,明天開始就是69歲啦!😊🌹🎂🌹😄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68199833274686/d=n
* 20191216 無垢素食慶生
中午在京都河原町松原新朋友香蕉姐姐的台灣素食店「無垢」慶生,店裡牆上可愛的猴哥可是日本著名藝術家 Maya Maxx的親筆畫作哦!😊
香蕉姐調製的雲南百菇素食火鍋美味可口,好吃極了!
餐後邀店裡其它三位客人一起吃生日蛋糕,意外發現外國女子的父親曾在台灣傳教,而年輕日本客人則於去年第一次去台灣,打算明年再訪台灣,真是有緣啊!
下午去看《十三代目市川團十郎白猿襲名紀念-市川海老藏展》,六十九歲第一天,開心😃❤👍️🌹!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69787023115967/d=n
* 20191205
醍醐靈寶黃葉飄🍁,國寶唐門在三寶🇯🇵!
天氣晴朗,決定騎腳踏車觀賞典藏醍醐寺珍貴文物的靈寶館與豐臣秀吉設計的名庭三寶院。
醍醐寺靈寶館總計藏有75522件國寶、425件重要文化財以及30萬件尚未被指定的文物。每年春、秋兩季展出部分收藏,今秋展品極為精采,只是不能拍照,所幸在禮品店買到一本早期圖錄,可以好好瞭解醍醐寺的歷史與珍藏文物。
三寶院的國寶唐門是豐臣秀吉修建的傑作,庭院則是秀吉為舉辦「醍醐花見」特別設計的名庭,春季櫻花盛開時,可以到上醍醐,一路賞櫻到三寶院。🌸
*京都醍醐寺:寺寶—文物
https://www.daigoji.or.jp/cultural_asset/index_c.html)
*京都醍醐寺三寶院國寶:唐門
https://www.daigoji.or.jp/special_news/news_100718.html
* 一個多月四國關西賞楓行程即將結束,明天由神戶登和平輪,展開57天的大洋洲之旅,在Ocean’s Dream和平輪上打坐、瑜珈、寫經、寫作、讀書、打球、打拳、跳舞、聽演講、學日文、 學西班牙文...,應該沒時間用網路,海上閉關兩個月後再見,大家保重!
和老爸老媽一起,預祝 2019聖誕、2020新年,心想事成,健康愉快!❤️
* 20191222 傍晚6時整和平輪自神戶港出航,邁向大洋洲!😊🌹🙏🍀
總計船客1000人,年紀最長的是92歲的日本大叔,他才從阿根廷騎馬玩耍返日,他應邀致詞,中氣十足!👍
6時整和平輪緩緩駛離神戶港,迎接57天的海上旅程!🚢👌
* 20191224 聖誕夜-登船第三天,開始認真上課啦!
7:20~7:50 早晨的健康騷莎
8:00~8:30 乒乓球俱樂部 -經驗級
8:30~9:00 自助早餐
9:00~9:50 瑜珈
10:10~11:00 演講—夢想與浪漫的世界遺產1 -廈門和世界遺產的故事
11:20~12:00 西班牙文課
12:00~13:00 自助午餐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86520148109321/d=n
* 20191224 首度海上聖誕夜🎅🎄🎉
海上聖誕節從聖誕夜下午的盛大聖誕派對開始,船長介紹了和平輪所有工作部門負責人後,樂隊伴奏勁歌熱舞,High 翻全場!
即將和我同闖澳洲七天(2020/1/9~1/15)的小夥伴生日正好是聖誕夜,船方特地做了生日蛋糕,於晚餐時送上,配上草莓聖誕老人公公,大夥開心慶生,最後與和平輪主廚、行政總監和節目主持人合影紀念,渡過難忘的第一次海上聖誕夜!😊🎉🎈🎁🎊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90700111024658/d=n
* 20191229 登宿霧島
因為颱風關係,前兩天海浪很大,輪船非常顛簸,很多人都暈船,聽說醫務室擠得滿滿的。
昨天聽了兩堂介紹宿霧以及菲律賓世界遺產的課。今天靠近菲律賓群島,海面漸漸平靜,上午上了韓文課和一堂有意思的自主企劃手工藝課-利用包裝帶來編織各種昆蟲,老師是台灣來的林大哥,我跟著做了一隻藍翅小知了,頗為滿意!😊
今天天氣晴朗,傍晚終於看到日落,在頂層甲板上,吹著海風,看著西下的夕陽,和過往的船隻揮手致意,大家都很興奮!
菲律賓的海關人員直接上船為所有船客辦理入境手續,之後再替大家做美金兑換披索服務,晚上8點多終於登岸進入宿霧市區,雖然百貨公司已經快打烊,但還是各有斬獲,犒賞自己一個白巧克力冰淇淋後,開心地回到碼頭已近10點,趕緊上網把美景分享給大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698137833614219/d=n
* Bye Bye 2️⃣0️⃣1️⃣9️⃣,準備轉乘2️⃣0️⃣2️⃣0️⃣列車啦!😊
本列車🚂不能携帶
消極~悲痛~煩腦~憂傷~茫然~無助~疾病...等危險品。
😊歡迎帶上❤️感恩😊微笑😄快樂💪健康和👌吉祥。!
🚂列車站點~分别是
😀高興站😃快樂站
😄幸福站😁和諧站
準時到達🍀萬事如意站
惠良衷心祝福您和家人
心想事成😊,
健康快樂👍!
快樂迎接平安🙏喜樂🌹的2️⃣0️⃣2️⃣0️⃣!
* 20191231~20200101
🌹新年快樂🎉!
2019年最後一天,大家學著做2020彩色眼鏡,戴在頭上準備晚上跨年,11:45 pm跨年派對開始,精彩的太鼓與佛朗明哥表演後進入倒數,2020第一天的第一秒,船友們相互擁抱,互道恭喜,接著男女老少隨著音樂唱跳熱舞,轟轟烈烈完成歡樂跨年。
2020 年1月1號早上日本式新年慶祝儀式後,俺也開始嶄新的作息表,寫心經、做瑜珈、打太極拳...,在宿霧買的馬克杯是送給自己的新年禮物。
晚上新春晚餐是典型的日本餐盒,和新認識的朋友們開心渡過2020年的第一天!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07975779297091/d=n
* 宿霧浮潛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01523456608990/d=n
* 20200107 海上學習課程
和平號在每到一個港口之前,會請專家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與世界遺產。
除了官方課程外,船友也可以申請自主企劃節目,把自己的知識才藝分享給大家,文的武的都有,真是臥虎藏龍。例如塑膠帶手工藝,俺又學做了隻蜻蜓;這禮拜開始晨間6:00~7:00學八段錦與楊氏十六式太極拳;10:00學水彩畫,老師對學生的畫作一一講評,第一次依樣畫胡蘆塗的水彩畫,還算差強人意;另一位日本大叔的吉它彈唱拉丁爵士Bossa Nova,讓人驚豔!
空檔時間,穿著峇里島買的蠟染褲在甲板上吹著海風曬太陽,看著藍天白雲,人間一樂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20531321374870/d=n
* 20200109 珀斯藍森林(Lancelin)滑沙😊
由伯斯向北沿西澳海邊,一路上看到近日大火被燒焦的樹林,林木中有很多澳洲獨有樹種「草樹」,因樹木燒燬提供養分,草樹已長出新葉,過些日子,就長成一個綠色大圓球,待長長的花芽由中央抽出花苞就開花了。
Lancelin鎮的海邊是滑砂勝地,風砂奇大,爬到砂丘頂端,再坐上滑板,一滑而下,俺第一次滑砂,只敢坐著滑,一次成功,還有高手像在海上冲浪🏄一般的姿勢,胆子夠大!😊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21787187915950/d=n
* 20200206 準備救援物資送拉包爾
和平輪在2017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除了推動永續發展、環保減塑、促進世界和平...等成績外,另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日本各界徵集所得的捐贈物資運送到需要的開發中國家。
103回大洋洲之行中申請救援物資的國家是2/5造訪的索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以及將於明天抵達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
現在我們正在船上的8樓協助和平事務局將各種救援物資分裝入環保袋,明天由參加岸上觀光團的船友們分別帶去學校與部落,進行捐贈與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79629795465022/d=n
* 20200206 如夢似幻的霍尼亞拉晚霞🌹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81239321970736/d=n
* 20200207 喜見海豚群🐬
今晨六時許已抵達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早餐時船友告知大群海豚經過船邊,衝到甲板上,看到隱隱約約露出背鰭的海豚,正追隨著一艘船向前游去,看到的人都發出驚喜讚嘆的呼聲!😊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81257898635545/d=n
* 20200215 第56天返回橫濱
56個日昇日落,57天的和平號大洋洲之旅即將結束,連著三天的歡送派對,大夥都精心妝扮,佳餚、美酒加上熱舞,嗨翻天!
今天上午7點抵橫濱,遠遠望見鑽石公主號停泊在另一個碼頭;10點辦好入境手續後,大部分船友將搭巴士往東京成田機場,去神戶的船友可以在橫濱待到中午12點,再上船航向神戶。
下船入境時,走道旁噴次亞鹽酸水霧殺菌,每人發一個口罩防護。為充分利用這兩個鐘頭,俺打算去逛逛「帆船日本丸橫濱港博物館」和紅磚倉庫,然後返船。
日本丸在冬季時並沒有張帆,只剩桅桿孤零零地立著;紅倉庫則熱鬧極了,正好是2020紅倉庫草莓節最後幾天,吃完鮮草莓慕斯就要上船啦!😊
明晚回到家,休整數日,再慢慢分享旅途中所見所聞。
和平號的用心安排,讓俺玩了好多有意思的所在,認識好多新朋友,學到好多新東西,期待明年再相聚!👍🌹😊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540853893/posts/2798612153566786/d=n
快樂郵輪人!
人生如此好友,夫復何言!我永遠的朋友!
永遠的偶像!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這個月入手的書量大到需要分上下兩篇介紹,一大排含金量頗高的新書搶在新年的第一個月份和去年因疫情跳過的台北國際書展前與我們見面,這兩天又是博客來滿千送百再 88 折的會員日(發誓沒有業配但非常歡迎通路洽談增設一鍵放入購物車專區選項XD),總之現在大概是囤批好書好過年的概念,歡迎大家照例自行從下面簡單介紹中挑選自己有興趣的書寶貝們閱讀。
⠀⠀⠀⠀⠀
先來看看我們的本月選書,日前分享過一月選擇的是長居東京的義大利女作家 Laura Imai Messina 暢銷小說《#風之電話亭》,講的是一座現代人夢寐以求的「解憂電話亭」,曾經拯救了無數個「被選擇活下來」的憂傷心靈。據說日本鯨山山腳下有一座鯨山花園裡有一座電話亭,亭內有一具沒有接線的電話,只傳來各種風中的聲音。每年都有數以千計失去親友的人從日本各地前來,拿起聽筒跟另一個世界的人說話。一個是失去母親和女兒的廣播主持人佑伊,一位是失去愛妻的外科醫生毅,兩個素昧平生的路人,因為「風之電話亭」,展開了一段每個月見面、一起從東京開車到岩手大槌町打電話訴說想念的旅程。他們在這裡遇見了許多失去至親至愛的人們,聽到了各種傷痛的故事。然而,佑伊始終沒有勇氣走進電話亭裡。隨著兩人的相知相惜,毅決定向佑伊求婚,就在求婚的當晚,強烈颱風來襲,狂風暴雨中擔心電話亭會被吹毁的佑伊,獨自一人冒著風雨前往了「風之電話亭」。
⠀⠀⠀⠀⠀
同樣列入選書考量的還有三本重量級作品,一本是期待許久,以《鬼地方》一書獲台灣文學金典獎年度百萬大獎與金鼎獎的得主,陳思宏新書《#佛羅里達變形記》,在佛羅里達發酵一場酸臭青春。在病毒蔓延的 2020 年,一封遺書,邀請他們回到那該死的 1991 年夏天。六個龍年生的孩子,完美無瑕、未來明亮,在富裕家長的安排下來到佛羅里達遊學,亟欲脫離掌控的他們,青春就此崩塌墮毀。他們隨著月光搭上車逃離校園,一路南行探險卻意外發現人間淨土,一個個做回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吃藥吃糖吃雞,被放縱被性交被吸毒,蛻去美好外衣,慢慢變形。然而淨土庇護不了惡行,一發子彈射出,有人懷孕、有人死去、有人只能緊咬祕密,從此毀去。大家說好一起忘掉那個暑假,做回光鮮明亮的龍子龍女,卻發現當時十五歲的他們早已埋葬,中年的他們都活成了蛇蟻爬蟲。
⠀⠀⠀⠀⠀
另外兩本則是馬奎斯的《異鄉客》與約翰齊佛的《游泳者》。《#異鄉客》是 12 個關於流浪的故事,12 種孤獨到底的情狀,因為一個無法解釋的葬禮夢境,馬奎斯寫下這些奇異又荒謬,寫實又夢幻的故事:落魄的流亡總統、賣夢維生的婦人、被關進瘋人院的正常人、泅泳在流光中的孩童,以及血流不止的女子等,他以舉重若輕的筆法,將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寫得靈動輕盈、充滿魔力;此書同時證明,馬奎斯不僅是一位實至名歸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更是一位最會說故事的小說家。《#游泳者》為約翰齊佛生涯代表作《短篇小說自選集》的第三部,一共收錄了 22 篇短篇小說,繼描寫婚姻破裂、郊區生活,與義大利異國風情後,本次更增添些許超現實元素,如著名短篇〈游泳者〉,一個男人在宿醉的星期天決定一路順著每戶人家的游泳池游泳回家,但他愈是往前游進,愈是想起了某些早已沉在記憶底部的東西;這裡有著齊佛小說最變幻莫測的一面,你不會知道接下來走進的,是救贖還是絕望,是情慾還是純粹的美麗。
⠀⠀⠀⠀⠀
麥田「幡」書系第十本,一部動搖國家尊嚴的事件級小說,石川達三《#活著的兵士》被半藤一利譽為夢幻名作,芥川獎、菊池寬獎得主石川達三親赴南京屠殺現場直視戰爭本質與人心異變,詳實描寫人性如何在戰爭中一步步異變。拿下首屆芥川獎後兩年,日本侵華戰爭開始,石川達三不滿時下媒體紛紛至戰場報導,卻只知一味歌功頌德,抱著「一定要交出一部完全不同的作品」、「要用自己的雙眼親自確認」的決心,以《中央公論》特派作家身分,於 1937 年 12 月前往日軍攻下的中國南京,描述所有的城鎮皆屍橫遍野,返國後不眠不休花了十天寫完 330 張稿紙。1938 年,刊載《活著的兵士》的雜誌上市翌日即被下令禁售,作者石川達三亦遭拘捕。小說描寫的「皇軍」是這樣的:砂糖不見了,兵士們一口咬定是中國伙夫幹的好事,結果一撮糖換了一條命;兵士們擄來當地女子,竟以蒐證為由剝光女子身上的衣服,最後活生生將之刺殺而死;藝妓對於自己虐殺無辜女子的事蹟反唇相譏,兵士竟反射性開槍射擊,戰場上敵我交手,蔑視敵軍生命的同時,也輕賤了自身生命的價值,活下來反而是另一齣殘酷悲劇。
⠀⠀⠀⠀⠀
另一方面,本屋大賞非虛構文學類第一名 Mikako Brady 的《#我是黃也是白還帶著一點藍》也於此時出版,擁有愛爾蘭父親與日本母親的「我」,就讀的是宛如社會縮影的前底層中學,貧富、階級、種族、LBGTQ、自我認同等多元議題,讓身處校園的每一天,都是戰爭。在無法接納與自己看法迥異之人的高牆下,恐怕只有如孩子般清明的雙眼,才能輕盈的跨越;時而針鋒相對,時而陷入苦思,該如何和立場不同及充斥歧視言語的朋友相處,多樣性、同理心、歸屬感究竟又是什麼?同時,趁機補上了日本年度作家木皿泉賺人熱淚的《#漣漪的夜晚》,敘述小國那須美在能看見櫻花與富士山的醫院病逝,享年 43 歲,她的離世宛如水滴落入湖中,微波蕩漾,擴散至家人、好友、甚至不曾謀面之人。縱使去了彼方,她所愛及愛她人的人仍繼續活著。然而,她所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以及留給眾人的種種回憶,則以另一種永恆形式,緩緩生長。
⠀⠀⠀⠀⠀
這個月的華文文學作品亦相當值得留心,書店翻一翻便勾起莫大興趣的是張大春《#我的老台北》,他的老台北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座標,就在那兒 ── 在遼寧街 116 巷的公共電話亭旁,在漢中街博愛路的相機行外,在安和路麥田咖啡眾人作著夢的時光裡,在如今只剩片段記憶,卻難以忘懷我的老台北故事中;此書是作者繼《聆聽父親》後睽違 17 年的深情散文,交代了一代人從家族遷徙、漂離到落定,最終將台北視為家的感情。以散文回首過往的,還有楊双子《#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以幽默詼諧的文字回頭探視自身生命的起源,述說對已故妹妹最真摯動人的愛與思念。她的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那裡蛆蟲爬壁,監護人恆常缺席;時有債主上門,珍貴的熱湯泡麵也得充當武器。記憶裡的頹敗老屋,說來全是讓人哭笑不得的荒謬家族故事。但雙胞胎最好了,一本書兩人看,飢餓藤條一起挨,電動關卡一起破。爸媽都在家,到爸媽都不在家,永恆是彼此的依靠。但家是什麼?永恆是什麼?直到妹妹離世,我們變成我,日子如同宇宙失衡,才知生命裡的迷宮彎彎繞繞,唯消逝逾恆。
⠀⠀⠀⠀⠀
以及謝凱特的《#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母親擔任工廠女工時,起初自覺目不識丁而不敢與人攀談,後來認了字,交到朋友,還和人合資購買文青架上的書,當小姐的時陣就看過張愛玲和三毛,是捧字細讀的文藝少女。在分輯「做小姐」中整理母親在「母親身分之外的」生活瑣事;「做母親」探討是不是真的有母性?「做人」則是繼承那些身而為人不太清晰的事情。作者毫不保留地描寫家族繼承的傷痛,勇於展現孩子任性或心虛的一面。成長過程那些細微敏感卻無以迴避的各種疼痛,透過一筆一畫地剖析自我,一次又一次重新解構與建構,嘗試去理解親情、友情和愛情中愛與被愛的各種面向。也不能獨漏陳柏言新作《#溫州街上有什麼?》,無數作家寫過的溫州街,彷彿是一枚活化石,留存台灣文學的某些身影與地景。溫州街亦是作者的生活場,本書以溫州街為主角,通過各自獨立而又互有聯結的九篇小說,形構一幅「看不見的溫州街」畫卷。以不同角色追索啟蒙之地,探問我是誰?什麼是文學?於是溫州街不只是溫州街,本書可說是一部年輕世代的心靈史,也是一位作家以個人記憶與想像寫下文學的過去、現在與可見的未來。
⠀⠀⠀⠀⠀
再者有鍾文音《#溝:故事未了,黃昏已來》,首次以「年紀」為主題書寫,透過光陰之筆,鑿刻黃昏之齡的驚悸與無奈,33 則短篇小說,把時間的皺褶一一掰開來,旺盛的生之慾望與衰敗,矛盾衝撞,代與代,人與人,自我的,家庭的,社會的, 記憶的溝,堆積淚水,滋潤生命,更深度從生與死描寫台灣社會切面。唯一一本詩集,是青年詩人孫得欽《#白童夜歌》,如一變形(變奏、變速)之透明容器,承納無數輕靈巧勁的詩意,而語態多所留白的不完整,卻又已然為豐沛自適的完全體。孫得欽的詩作,外觀孱弱卻隱含了強健體質,肇因其高度自省,從身體、思想到情緒,看似閒散的日常處處宛如老莊哲思,見山是山亦非山;詩人探究生命原義,體現於句式裡的力量,輕簡而穩固,像是自我啟示,備忘給今日起每一刻的良言。
⠀⠀⠀⠀⠀
還有一本相當特別的作品《#馬爾多羅之歌》,被譽為超現實主義者人手一本的暗黑指南,為 24 歲早逝奇才 Lautréamont 唯一留世之作,用謙卑卻毒辣、美得不可方物的詩歌,解放世人心中最暴虐最沉淪的那一隻野獸。此書是一部超現實的長篇散文詩,由六支歌組成,這六支歌彷若失速的列車一般在虛實彌留之際橫行,強制播映悖亂、畸形、狂妄且獵奇的世界百景,就算你摀住眼、摀住耳、摀住身體的每一個孔縫,都將被洛特雷阿蒙不容置喙地殘忍撕裂,讓那些詭譎奇想宛如一隻隻飢餓數百年的蛆蟲啃噬你的每一道神經。最後是紀實文學《#像我一樣黑:一位化身黑人的白人作家,揭露種族偏見的勇敢之旅》是1959年,美國民權運動前夕,一位白人作家,為了瞭解黑人的真實處境,做了一個至今都難以被超越的社會實驗。作者 John Howard Griffin 在南方旅行一個半月的生活省思,呈現出膚色如何成為剝奪人的權利與自由的理由,以及種族主義的思維如何殘酷地區別、隔離你我。旅程結束之後,格里芬寫下他的遭遇,並走上全國舞台,疾聲呼籲黑白雙方必須直接展開對話。因為即便民權法案已在 1964 年通過,這個國家所頌揚的價值與黑人的實際經驗之間仍有著巨大鴻溝。這是一本承載膚色歧視所引發的絕望與無助的真實日記。格里芬以一己肉身進行換位思考,揭露國家內部的矛盾、焦慮與暴力,期許終有一天,人們能屏棄外在的差異,攜手走向種族和解的未來。
⠀⠀⠀⠀⠀
⠀⠀⠀⠀⠀
⠀⠀⠀⠀⠀
(以上文字內容皆截錄自各出版社的書介。)
自炊食代
阿木的好好吃早餐 0522
早!或許是年紀漸長,身體更加敏感,愈來愈無法早上吃太精緻的澱粉加工品。
白飯加上一碗時令蔬菜和豆腐的味噌湯已變成阿木的日常。
自從開始WFH ,大家不敢出門,大量採購食材。自炊生活還愜意嗎?
在食材之中,最不需擔心效期的便是米了,米是乾貨,真空包裝未開封前有一定的儲藏期,算是比其他食材好保存。毋需為了存米買一座冷凍庫或新冰箱。
幫女兒帶便當開始進入白米的世界,爾後不斷試吃各種米,尤其是臺灣的米,經過各改良場精心研究育種,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系,我從此深深著迷😍。
飯糰課對我來說是一種使命,我常說是「老天爺」賞飯吃。我最喜歡的課程內容是在課堂上分享米知識,讓每位同學看得到也吃得到,學會識米。
臺灣的米品系眾多卻記憶點不高,大家很容易混淆。唸起來也好拗口。
很高興政府近來努力推廣產銷履歷驗證,讓我們消費者除了知道食材的產地、栽種者,還可以知道品種。所以下次又不知道的,掃QR code碼就知道啦。(最近覺得發明QR code的人根本應該得諾貝爾獎)
有趣的是大多數臺灣人不知吃的是什麼米,但一定知道越光米(コシヒカリ),是日本的代表品種,是饕客們的最愛。
越光米因為直鏈澱粉較少,黏性較強,入口香軟甜q,冷食還能保持黏度和彈性,在日本年年栽種面積都是第一。
臺灣現行栽種以在彰化二林為大宗,此外台東池上、台南六甲、台中大甲、宜蘭五結、宜蘭三星和花蓮富里等也都有栽種。
因為氣候、土壤環境的不同,要讓日本品種在臺灣落地生根,可不容易。農民悉心栽培以無污染水源灌溉呵護,才有今天的局面。
在臺灣的連鎖餐廳一份套餐至少要價350以上才吃得到越光米喔。
今年第一期稻作已開始收成,小聲地跟大家說,通常第一期稻作會比較好吃呢。
昨天收到熱騰騰的越光新米後,今天就忍不住開封煮來吃。
等待煮飯的過程中,家中滿室生香,溫潤的米香引人食慾。一掀鍋,就忍不住挖一口來吃。
你瞧,那晶瑩剔透模樣,燦燦發光,還能不買來嚐嚐嗎?
今日早餐
❤️越光新米白飯+自家醃製日本鹽梅
❤️蜂蜜味噌烤雞翅+東昇南瓜
❤️檸檬醋醃蛇腹小黃瓜
❤️紫茄豆腐味噌湯
🌾🌾🌾🌾🌾🌾🌾🌾
臺灣越光米最專業契作專區
★日本原種臺灣栽培 純度100%
★大橋稻米產銷專業區用心栽培
★日本專業技術碾製,保留產地新鮮溫度
★頂級料理、飯店主廚指定選用
★獲獎無數,越光米領導品牌
預購請進👉 https://shop.rice-house.com/K21C1.html
💪地表最強稻米專業區:8次評鑑8次獲獎🥇
✔️內容:【大橋CAS越光米 1公斤8入 $999 】
✔️物流:單箱已為最優惠,含免費宅配到府~
✔️首發:搶先將於6月初 熱騰騰到貨
✔️贈品:全新設計款財旺福提袋組
強檔必刷👉 https://shop.rice-house.com/K21C1.html
#鮮享農ya #產銷履歷
#新米直送 #壽米屋
#極光飯糰課 #越光米 #早餐 #阿木的好好吃早餐 #防疫早餐 #wfh
#台灣米
#從產地到餐桌 #好好吃飯
鮮享農YA - 農糧署
大橋越光米
陳又津 YuChin Chen
星期五來了,放假還在煩惱要做什麼嗎?
友人上課整理了「2020吳明益小說創作課書單」
經過老師和友人同意,公開在這裡陪伴大家囉。
感謝樓下留言補充:分類A是希望全體學生共同閲讀。B是短篇小說,C是長篇小說,學生可以節錄導讀。
—
以下書單開立的原則
1) 書單不包含台灣作家,各位應該去修相關課程。
2) 為至少設下一個各位讀得完的目標,書單盡量多讀。
3) 書單分兩類,一類是經典作家;另一類是仍然活著的,「非」諾貝爾文學獎,但有國際聲名的作家。
4) 皆是有一定市場意義,也同時具有高文學評價的作品。
5) 讀起來不覺困難(意思是如果你覺得困難,那麼在我的標準裡你應該就不太可能從事小說創作),我認為卻對創作小說大有幫助的作品。
A、共同閱讀
湯姆.福特導演,「夜行動物」。
奧斯丁.萊特(Austin Wright),《夜行動物》,鄭淑芬譯,台北:時報文化,2016。
B
●F. Scott Fitzgerald,《冬之夢》,劉霽譯,台北:一人,2012。
●Ernest Miller Hemingway,《沒有女人的男人》,丁世佳譯,台北:新經典文化,2014。
●Flannery O’Connor,《你不會比死更慘:芙蘭納莉.歐康納小說集Ⅱ》,許恬寧、謝靜雯譯,台北:聯經,2016。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馬奎斯作品集:夢中的歡快葬禮和十二個異鄉故事》,南海出版公司,2015。(若找得到台版《異鄉客》最好)
●Roberto Bolaño,《在地球的最後幾個晚上》,趙德明譯,台北:遠流出版社,2014。
●Ben Fountain,《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李淑珺譯,台北:時報,2016。
●William Trevor,《雨後》,台北:寶瓶,2017。
●石黑一雄,《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張曉憶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若找到台版《夜曲》更好。)
●George Saunders,《十二月十日》,宋瑛堂譯,台北:時報,2015。
●Etgar Keret,《忽然一陣敲門聲》,王欣欣譯,台北:圓神,2014。
●小川洋子,《人質朗讀會》,王蘊潔譯,台北:麥田出版社,2014。
●Ursula K. Le Guin,《風的十二方位:娥蘇拉.勒瑰恩短篇小說選》,劉曉樺譯,台北:木馬,2019。
●Alice Munro,《太多幸福》,張茂芸譯,台北:木馬,2013。
C
●Richard Flanagan,《行過地獄之路》,何穎怡譯,台北:時報文化,2017。
●Olga Tokarczuk,《太古和其他時間》,易麗君、袁漢鎔譯,台北:大塊文化,2006。
●Jennifer Egan,《時間裡的癡人》,何穎怡譯,台北:時報,2012。
●Tea Obreht,《老虎的妻子》,施清真譯,台北:時報,2012。
●Amor Towles,《莫斯科紳士》,李靜宜譯,台北:漫遊者文化,2019。
●George Saunders,《林肯在中陰》,何穎怡譯,台北:時報文化,2019。
●韓江,《少年來了》,尹嘉玄譯,台北:漫遊者文化,2018。
財經旅遊達人法比安
#文超級長 建議你分享到自己牆上收著看
#你有收入就要看 觀念改了 😌 日子就好了
🤓主題:為什麼窮人更喜歡買奢侈品?🤓
原創: 糖總總
“貧窮的本質是消滅未來。“
—— 喬治·奧威爾
標題提出的這個問題,可以啟發我們關於自身現金流管理的困惑。
更好的地方在於,這個問題其實來自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研究成果,對我們理解貧窮和財富的本質非常有用,建議花5 分鐘認真看完這個研究。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麻省理工班納吉迪芙洛等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在貧困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這次獎項結果和歷年都有不同。
首先,夫妻同時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這還是首次。而且,許多人其實持有有不同的意見,因為班納吉迪芙洛等人的工作完全不同於傳統經濟學一樣注重數學模型,全都是深入的隨機田野試驗。
幾位科學家用了近20年時間,深入非洲、東南亞等貧困地區,通過對比實驗研究深入貧困本質。
不過這也說明,當代科學研究越來越側重對現實世界的影響,我們更應該多讀科學有營養的嚴肅內容。
班納吉與迪弗洛有一本
關於貧困經濟學的代表作品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這本書已經被看做研究“貧窮”的巔峰之作,其實很多年前就出版了,只不過這段時間熱了起來。新的修訂版書不厚,讀起來也沒有經濟學的各種公式,通俗易懂一天就能讀完,值得反思。
書裡研究的問題比如:
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卻還要看電視?
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
為什麼窮人不注意健康和鍛煉?
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
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
說明一下,書中對窮人的定義是:每天可支配收入在0.99 美元以下的人。
希望大家更多去思考結論背後的洞察對自己生活的啟發,而不是陷入無謂的生活水平之爭(就像很多地方都在做這種浪費注意力的無畏爭論一樣)。
●
001充滿凶險的“貧困陷阱”:窮人更擅長浪費錢
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貧困陷阱”,主要是看資本的作用對於人們生產能力和貧困程度的影響,這裡資本包括人們存的錢,獲得的資助等等。
果殼的研究提出,大多數發展經濟學家心中更符合實際情況模型,是這樣的:
兩個模型的區別是,模型的後半段都是一樣的,爭議落在前半段。
按照第二個模型,最窮的人在扣除基本生活開銷和生產成本後,也應該會變得越來越有錢,直到邊際收益最終放緩而停止增長為止。
可是窮人為什麼還是沒有生產盈餘投入來賺更多的錢?
幾位學者在經過大量的隨機田野試驗(RCT)後,認為:
“貧窮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於窮人沒有有效地利用資源和留存收益,大量本該被用作未來發展的資本開支被浪費了,因此最終陷入了貧窮之中。“
資料來源:果殼(sheldon)
三位學者發現了不少浪費資源和無端開銷的現象:
比如,非洲的農民事實上並不是真的沒錢去投入再生產,而是把很多積蓄用在購買電視機和葬禮上;要不就是因為不願意給自己和孩子打疫苗,最後不得不花更多的錢治療疾病。
在這種情況下,問題的關鍵窮人更擅長浪費錢,即使賺到錢或者拿到錢都沒有用,根本沒有把獲得的資源放在自身或者家庭的發展上,最終無法擺脫螺旋下滑的“貧窮陷阱”。
●
002 “電視機比食物重要”:富裕能增加人的耐心,而貧窮讓人喪失耐心
書中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相當多窮人雖然窮,相對而言在消費方面的支出並不比富人低,甚至還會更高。
這點最近我最近關於破產和存錢的文章都有提到,相信每個人自己都有浪費錢的體會。
現在信貸如此容易,說是普惠金融,但很多都是坑普通人的。關鍵是很多人貸款之後並沒有用於生產,而是去購買奢侈品:一部蘋果手機、一個LV的包、或者辦一場豪華的婚禮,一不小心最後被高利貸壓得喘不過氣,一步步難以脫身。
回答文章標題提出的問題:
窮人為什麼會對奢侈品有這麼大的渴望呢?
《貧窮的本質》中提到,他們有一次去貧困的村子考察,發現許多兒童表現出營養不良的狀況,但是許多家裡都有電視機。
村子裡的人說,他們會攢很久的錢,買一部電視機。
學者們感到奇怪:電視機並不能改善他們的經濟情況,但是吃的好更健康卻可以幫他們更好提高生產力。為什麼寧可把錢用來買電視機,卻不願意花錢改善自己的營養狀況呢?
村子裡的人說:“因為電視機比食物重要。”
班納吉認為,這一現象背後的經濟學原理是:
窮人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中往往承受更高的皮質醇含量,並因此做出更加不理智的衝動型決定。
因此,他們更需要頻繁地釋放壓力,而生存環境注定他們不能有更好的耐心和解壓方式,因此只能在即時滿足上去尋求高頻低效的壓力釋放,比如吃一頓豐盛的晚餐、買一台電視機等等。
還有許多地區的窮人會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特別愛面子。比如會為死去的親人辦特別豪華的葬禮,就能花掉自己一年收入的一半。
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所以如果有一點額外的錢,他們就會想辦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一點,重要的場合更有面子一點。
這樣,窮人更容易拒絕延時滿足,因此長期投資、延遲回報的吸引力很小,比如儲蓄,比如教育和學習,從認知和行動上對於窮人家庭來說都是很難去作出選擇的,因此容易掉入一個幾代貧困的死循環。
可是,每一個人要存錢,就是需要不停的和自己的慾望鬥爭 :可能就要強制儲蓄、戒菸、戒酒、戒糖,要放棄一頓又一頓美食的誘惑,也要忍住不買電視機、手機、奢侈品等等廣告裡說的“美好生活”。
這樣的狀態下,窮人每天也面臨比富人更很大的考驗,因為過於稀缺,或者覺得自己過於稀缺,所以面臨的誘惑其實更多,更容易浪費時間、精力、金錢去應付眼前。
所以為什麼說,我們必須警惕一種難以跳脫的“稀缺的心態”:因為稀缺是一種讓人越陷越深的泥潭,無暇思考未來,更無力為未來佈局,每天都在忙於眼前的窘迫。
●
003 窮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而往往選擇相信錯誤的事情
三位學者在他們的研究過程中總結,關於導致窮人容易陷入困境的數個重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正是:
窮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而往往選擇相信錯誤的事情。
他們不清楚給兒童接種疫苗將可以節省更多的醫療費用,不明白基礎教育能夠在未來產生更高的收益,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化肥,不知道如何使用避孕套以避免艾滋病……
輸入的垃圾,輸出的只能是垃圾,無論一個人多努力。信息貧富和經濟貧富是正相關的關係。
比如,富人的健康情況遠遠好過窮人,這是因為窮人沒有錢做體檢,沒有時間健身,也不覺得鍛煉身體有什麼用。
每年,全球有500 萬人在5 歲之前就會夭折,絕大多數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窮人。
比如,許多家長對教育的觀念不正確。他們認為供孩子讀書就像買彩票,成績好特別難,可如果孩子成績不好,找不到好工作,那自己的教育投資就打水漂了。
但研究數據顯示,教育反而是一種穩健的長期投資,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工資就會提高8%。
這才是為什麼喬治·奧威爾說,貧窮的本質是消滅一個人的未來。
大家發現沒有?
一個人關於錢的問題,背後是輸入質量的問題,最終又都是人性的問題。
富人浪費錢的例子也很多,最近新聞上掛失信被執行人的名人案例數不勝數。說明憑運氣賺的錢,都能憑本事輸光,貧困陷阱的曲線永遠是動態的。
稍微有點理財常識都應該知道,個人現金流管理的核心在於這兩點:
對風險的把控;
對自我的把控。
健康和存錢,是主要是為了抵抗風險。沒有這兩點,一切生產、教育、和發展都無從談起。
這個世界就是充滿凶險和意外的,一不小心就會掉入貧困陷阱,可惜學校不教給我們,家人可能更不敢教給我們,需要自己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而強制儲蓄,千萬不要理解為降低生活質量。
用阿爾法書院學習顧問Ion Buravcenco的話來說,降低生活質量反而容易讓想要做的改變難以為繼。正確是應該尋找讓自己又開心又能夠堅持下去的方法。
花錢的前提是思考是否對自己長期真的有意義。Spend meaningfully.
如果真的喜歡一件物品,適當地獎勵自己無可厚非。但試想,如果頻繁地花錢為了得到某類物品,它對你而言是變得讓人麻木了,還是讓你幸福了呢?忍不住反复要去即時滿足,不正是在花錢玩老虎機嗎?
我真的需要買這件東西嗎?
是即時滿足還是延時滿足?
我的這筆開銷,是在讓我往富裕均衡點去挪動,還是往貧窮均衡點挪動?
我是在給自己的未來投資,還是有因為單純愛面子導致的消費?
從今天開始,每一筆開銷,都要認真問自己。
●
004 “我震驚的是她們最想要的不是錢,而是教育和學習機會“
學者們最後得出的脫貧解決方法,最重要的一點聽起來很雞湯:
要改變人的信念。
可“信念”這個詞實在是太大,很難讓人馬上開始行動。
心理的貧瘠,往往更難脫去。
但我們要往前走,就必須找到方法。
具體如何做?
還是得你自己想明白了。
這裡我再推薦另一本書,張彤禾的《Factory Girls》,
大家可以結合《貧窮的本質》來讀。
大家可以看到東莞這個城市如何成為中國快速發展城市的縮影,如何因為現代中國製造業幾千萬的十幾歲打工者而成為全球化的心臟,我國如何因為全球人民每天在用的蘋果手機和LV 包包,大家每天在點的快遞拿的外賣,造就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城鄉流動移民潮。
更重要的是,也可以看到月入400塊、每天工作16個小時打工女孩,是如何主動對抗自己的處境的。
張彤禾(Leslie T. Chang),前《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記者,在中國生活了十年。她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丈夫彼得·海斯勒(何偉)同樣以描寫當代中國的非虛構作品而聞名。
這本書最初是我的新聞學教授推薦的,大家如果想看,最好找找原版。記者寫文章就是簡單清晰,閱讀難度也是適中,看的順暢,內容也好,讀完覺得太太在中國題材上的水準比先生更高。
張彤禾說過,剛開始去東莞採訪的第一年,其實覺得心理壓力很大,畢竟自己和這些工人有什麼可以聊的呢?
結果是,她發現自己想錯了。看看她採訪打工女孩,她們回答的原話:
Bao Yongxiu: "My mother tells me to come home and get married, but if I marry now, before I have fully developed myself , I can only marry an ordinary worker, so I'm not in a rush."
Chen Ying: "When I went home for the new year, everyone said I had changed. They asked me, what did you do that you have changed so much I told them that I studied and worked hard. If you tell them more, they won't understand anyway. "
Wu Chunming: "Even if I make a lot of money, it won't satisfy me. Just to make money is not enough meaning in life ."
這些女孩子給張彤禾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無比地希望得到教育機會:
“ 我震驚的是她們最想要的不是錢,而是教育和學習機會,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自很窮的背景,父母也都沒有文化。
這些年輕的小女孩非常聰明,有趣,勇敢而大方,存很多錢去上英語課,上計算機課,為了找更好的工作。她們教會了我很多,關於工廠,關於中國,以及如何更好地生活在世界上。“
這些女孩子,當然有很多的理由去沉迷貧困陷阱,就像大多數人一樣。畢竟,有太多外部環境因素讓她們找藉口了。
放棄和墮落,往往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
所以這些打工女孩,她們窮嗎?我覺得一點都不。
真正窮,窮是的鬥志。
去拼,也不指花光口袋裡的錢去賭一把。
而是,去拼上自己100% 的鬥志,遠離那些對自己未來不重要的干擾。
這裡我不是想用這些女孩子的故事來激勵大家。
而是想說明,在選擇自己的路並且勇敢走下去這件事面前,大家都一樣。
不能讓別人,消滅自己的未來。
不能讓別人,成為自己不走下去的藉口。
張彤禾是華人移民,上幾代背井離鄉故事顛沛流離的故事,她在寫這本書之前都不是很清楚。書的後半部分寫到,她並不覺得自己和這些女孩子有什麼區別,越是了解她們,越是看到了世界,越是看到了自己:
“But suffering in silence is not how migrant worker see themselves. To come out from home and work in a factory is the hardest thing they have ever done. It is also an adventure. What keeps them in the city is not fear but pride. To return home early is to admit defeat. To go out and stay out - chuqu - is to change your fate. ”
離開自己原來的環境,就是離開自己的出廠設置。
還好之後如何設置,我們都可以自己決定。
“A story starts when a person leaves home.”
共勉。
希望你上班前 🙈
希望你午餐時 🥂
希望你有空時 💖
可以反覆看看 🙏
並且自己克制衝動消費 🤔
或把衝動消費壓在收入5%以內
5%如果買不到什麼 😒
或許你根本就不該買 🙂
又或許你該好好工作 😏
不要換工作 🙏🙏🙏🙏🙏🙏
因為問題幾乎都在做事情的人。
你不解決自己的問題
到哪,你都是問題。
???????????? ?????????
🚗四天三夜宜蘭花蓮自駕遊 ✨高CP值住宿、必去景點、美食行程分享❤️
-
前幾天在限時分享我的東部遊,收到好多求行程介紹的私訊,於是決定不私藏分享這次的遊玩攻略😎 -
這次的行程中我非常喜歡太平山!但山上住宿非常難訂,記得要提早搶!另外山上很冷,一定要帶夠保暖衣物!
-
為了看太平山有名的日出,我們早上4:30從山莊出發,但一路上霧很大又很黑,車子必須開很慢很久,還要先健行約20分鐘的步道才抵達觀日台,我們走到一半天就亮了😂 不過那天濕氣太重完全變觀霧台😢還好我們輾轉看到了翠峰湖的美景,現場看實在美哭!很像哈利波特裡的壯闊場景!
-
另外花蓮的太魯閣風景也是一絕!這幾天玩下來覺得台灣實在太美太棒了💕
-
📅【Day1-上午開車前往宜蘭市】
➡️🍴早午餐👉🏻正常鮮肉小龍湯包
➡️📍#幾米公園 👉🏻走走拍照📷
➡️🍴午餐👉🏻#富美海鮮火鍋 宜蘭店 。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入門票全票平日150$ 假日200$,車輛另外算一台車100$
➡️📍#鳩之澤溫泉煮蛋♨️ 👉🏻現場煮蛋竹籠租費20$,有賣雞蛋與玉米,也可以自備
➡️📍#白嶺巨木 👉🏻路途上的一棵2500歲巨木
➡️🛏入住 #太平山莊 👉🏻需要自備牙刷牙膏
➡️🏃🏻♀️#太平山原始森林步道 👉🏻在太平山莊的最高處,很像神隱少女場景的步道
➡️🍴晚餐👉🏻太平山莊 :合菜。素食有專屬的套餐
➡️☕️雲海咖啡廳 👉🏻坐坐晚上有生態影片可觀賞,有30$的飲品消費抵用券
-
📅【Day2-🚗上午太平山,下午宜蘭市區】
➡️📍#望洋山觀日台 看日出 👉🏻需先查好日出時間,估算車程與步道行走時間
➡️📍#翠峰湖 👉🏻望洋山步道旁有翠峰湖步道,可以走到觀景台
➡️🚗回太平山莊的 #蹦蹦車站 買車票 。
➡️🍴早餐👉🏻太平山莊 :自助吧,大多是素菜
➡️🚃退房後搭乘蹦蹦車到 #茂興懷舊步道 走走
➡️🚃搭蹦蹦車回太平山莊 。
➡️🚗開車下山(本來要走見晴步道,因為霧太大而pass)
➡️🍴午餐 👉🏻北門蒜味肉羹、財記臭豆腐、👍羅東碳烤燒餅 。
➡️📍 到 #仁山植物園 走走拍照
➡️🛏入住 #羅東內行家民宿 👉🏻四人房一晚3000$
➡️🍴晚餐羅東夜市 👉🏻魏姐包心粉圓 👍包心芝奶豆花 & 👍仙草奶凍粉圓 👍平胸妹雞蛋糕、卜肉糕渣、三星蔥肉捲、公園貳拾號 👍紫米牛奶加三種料
鹹食多屬於重口味油膩型的我無法吃多,但是甜品我可以🤣
➡️🎁宜蘭伴手禮記得買諾貝爾奶凍捲,還有宜蘭餅! -。
-
📅【Day3-🚗開車往花蓮】
➡️🍴早餐 👉🏻 民宿早餐 : 蠻豐盛的素菜,有吐司果汁咖啡自助吧
➡️📍蘇澳冷泉公園 👉🏻我不推🤣 有蘇澳在地粉絲推薦 #阿里史 !
➡️📍豆腐岬 👉🏻看看海拍拍照~ 有蘇澳在地粉絲推薦 內埤海灣 俗稱情人灣
➡️🍴點心 #建華冰店 👉🏻招牌傳道冰加蛋、三色冰
➡️📍清水斷崖 👉🏻知名拍照景點
➡️🍴午餐 達基力餐廳 👉🏻原住民特色風味餐廳 , 一人350$很豐盛很飽,環境與餐點都很有特色的感覺,值得體驗!
➡️📍#太魯閣國家公園 👉🏻長春祠、砂卡礑步道、九曲洞、白楊步道、水濂洞 (👍好玩必去)
➡️🛏入住白色風車民宿 👉🏻四人海景房一晚3500$ ,在東大門夜市附近而已(👍歐式裝潢,房間浴室都很大很美,四人房有浴缸,老闆娘人nice)
➡️🍴晚餐東大門夜市 👉🏻 大毛雞蛋糕 👍起司口味 👉🏻有一間果汁店的芋見牛奶超好喝! (忘記是哪家😅) 素食扁食 👍大樹推
-
📅【Day4-🚗悠閒玩花蓮】
➡️🍴早餐 👉🏻 民宿早餐 (美中不足覺得普普~)
➡️📍#七星潭
➡️📍#柴魚博物館 👉🏻規劃不錯的地方!
➡️📍#松園別館 👉🏻門票60$,日式造景蠻美的,晃晃拍拍照
➡️🍴午餐 #家咖哩 👉🏻日式木屋餐廳環境氣氛很棒,咖哩也很好吃! 👍推推
➡️📍鯉魚潭 👉🏻很大很美的湖景,我們沿著湖邊步道走走拍照
➡️📍花蓮文化創意園區 👉🏻很像華山文創園區的地方,有一些市集擺攤,七月起進行室內封閉修繕,所以我們只有在外面走走看看
➡️📍花蓮鐵道文化園區 👉🏻小小的園區,有個小小的火車可以拍照~ 很快就逛完的地方
➡️🎁花蓮伴手禮👉🏻有人推阿傳師的麻糬,但我們中午過後去就賣完了。後來去買有名的弘宇蛋糕 也是都沒了,剛好現場有人多一盒芋泥蛋糕賣我們,但我們都覺得還是諾貝爾的芋頭奶凍卷好吃 🤣(欸
➡️🚗開車回家結束快樂四天遊~
-
這四天的行程更多內容有放在精選動態中❤️
第一次的旅遊分享攻略精華版懶人包 ✨
💕收藏起來
👫 Tag你的家人朋友一起出遊玩✨
-
#旅遊#台灣旅遊#台灣景點#宜蘭景點#花蓮景點 #pei你去旅遊 #台灣美食#太平山#花蓮#宜蘭
啡聞 1 c.c.|法式觀點筆記:文化 X 時事 X 歷史
#一杯咖啡聽故事
新疆再教育營才不是新創?
今日 #法國啡說不可的潛在文化 不聊法!
小編帶你一起看
上個世紀的蘇聯血腥#古拉格 內幕全紀錄
-
「我們從不逮捕清白無辜的人。
就算你是清白的,我們也不能放了你,
因為那樣就會有人說我們亂抓無辜。」
(擷取自 古拉格的歷史 一書)
有沒有覺得既視感深重
.
當年蘇聯當局逮捕對象不斷改變
調查程序也非常隨意
人心惶惶不說
勞改營空間、管理人手嚴重不足等狀況
更衍伸出許多問題
-
☠️看過人間煉獄沒有
剛進入勞改營的犯人
原則上都會被分類
按其工作能力 健康狀況
產能越高 得到的食物越多
因此體力越達不到要求的犯人
得到的食物就越少
加上一天至少10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
往往不支倒地進醫院
進醫院差不多等於進天國
不過在這種環境下當然還是有奇蹟
就是那位揭開古拉格瘡疤的索忍尼辛
這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獄中被判定胃癌末期
醫生更放話 不出三個星期就會進棺材
但最後 竟然完全康復且不再復發
後來更被流放到哈薩克
直到蘇共二十大(註)才被恢復名譽
可以說是殘忍古拉格中的生命鬥士
.
啊反抗者怎麼處置
會送進禁閉室 !
對犯人可是一大精神折磨啊
本來就不太好的伙食變更差
幽暗 潮濕 又冷得要命
還無法活動
藉此讓犯人’’巴不得’’
好好出去工作 認真報效祖國
-
☠️被監禁者們的生活
回到集中營內
這些牢犯住哪呢?營房嗎
這麼高級?
不是所有犯人都有營房可住
大多數抵達勞改營的第一件事
就是搭建營房
沒有磚牆、工具
只給你木材 稻草 石頭
有些甚至只能住帳棚
一個僅容納 15人大小的帳篷
往往都得擠入100個犯人
想想看蘇聯高緯、天寒、地凍
以下就不多贅述了
.
雖然幸運一點的 有營房可住
但往往床組不足、備品不足
衣服鞋子也不足
房間到處都是蟲
時常上演 搶床位 搶衣物的戲碼
-
☠️被監禁者們的食物
大概就是按分類配給的麵包
偶爾來點糖
更偶爾心情好的時候給你10幾克的肉打牙祭
配上用壞掉的甘藍菜熬成的湯 裏頭加點豬油
這邊澄清一下
甘藍菜並不是臺灣常見的高麗菜
而是花椰菜青花菜捲心菜的總稱
.
有些好一點的勞改營
會提供些許魚、蔬菜或馬鈴薯
但份量依舊少的可憐
.
蘇聯高層在分配食物方面倒是滿聰明
完美利用 #飢餓是強大的動力 這定律
刻意製造出這些 配給制度
迫使犯人們更加努力工作
甚至產生扭曲心理
認為認真工作
換一咪咪食物是非常正常的
這 就是制約啊
-
☠️被監禁者們的工作
說到重點了
畢竟這可是勞改營的核心呢
工作各式各樣
通常都分為小組進行
工作時數都比現在多
一天至少12-16小時不用太EY
運氣差一點的
遇到糟糕的工作隊隊長
就會被當作施暴對象
而此時工作本身就不具任何意義
因為目的只是為了折磨犯人而已
.
大多數的情況
除了物資缺乏、工作工具缺乏以外
犯人都分配到非自己專業的業務
加上管理層不斷灌水的成果數據
造成目標越來越遙不可及
犯人越來越無法達標
食物都被扣光光
惡性循環 越演越糟
-
☠️被監禁者們的額外活動
當時
蘇聯當局有一個很特別的部門
叫做文化教育部門
指導這些在高壓的工作時數壓力下的人犯
準備戲劇表演 音樂會
有事沒事讓你聽聽演講blablabla
官法說法非常高大上
什麼為了再教育犯人 提高犯人水準
啟發他們對勞動付出的認知 並力求上進
更融入社會環境(以下省略八千字
怎麼跟對岸鄰居的發言好像有點像?
.
當然這些話術不過是為了達到同一目的
讓犯人們的思想、價值觀被徹底洗腦
願意無怨無悔的為當局賣命
養成「被賣了還笑著幫人數鈔票」的奴性格
-
☠️勞改營中的小社會
勞改營中還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
刑事犯會自行分成不同階級
各有各的規矩 各有各的鐵律
一旦得罪老大哥 (圈內小頭頭)
輕則被排擠打一頓 重則丟了小命
管理者貪圖小方便
於是就默許這樣的團體存在
這樣領頭老大不需工作
卻對維持秩序幫助頗大
-
綜合上述情況
犯人生活確實令人難以想像
除了吃不飽穿不暖睡眠缺乏
分神應付酷吏之外
還得想盡辦法討好這些人犯大咖
人間煉獄 原來是人為所致
可怕可怕
.
☠️古拉格歷史相關法文單字
1. une Enquête f. 調查
2. une Responsable Pénitentiaire f. 獄警
3. une Société f. 社會
4. une Chou f. 高麗菜
5. une Chou-Fleur f. 青花菜
6. une Commande f. 秩序
-
#法文 #新聞#政治 #國際情勢 #時事 #國際時事 #國際現況 #啡聞1cc #法國 #Histoire #actualités #社會科 #期中考 #段考 #歷史 #歐洲歷史 #世界歷史 #蘇聯 #中國#新疆再教育營 #勞改營 #社會議題
自炊食代極光
阿木的好好吃早餐 0522
早!或許是年紀漸長,身體更加敏感,愈來愈無法早上吃太精緻的澱粉加工品。
白飯加上一碗時令蔬菜和豆腐的味噌湯已變成阿木的日常。
自從開始WFH ,大家不敢出門,大量採購食材。自炊生活還愜意嗎?
在食材之中,最不需擔心效期的便是米了,米是乾貨,真空包裝未開封前有一定的儲藏期,算是比其他食材好保存。毋需為了存米買一座冷凍庫或新冰箱。
幫女兒帶便當開始進入白米的世界,爾後不斷試吃各種米,尤其是臺灣的米,經過過不斷改良和精心研究育種,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系,我從此深深著迷😍。
飯糰課對我來說是一種使命,我常說是「老天爺」賞飯吃。我最喜歡在課堂上分享米知識,讓每位同看得到也吃得到,學會識米。
臺灣的米品系眾多卻記憶點不高,大家很容易混淆,唸起來也好拗口。
很高興政府近來努力推廣產銷履歷驗證,讓我們消費者除了知道食材的產地、栽種者,還可以知道品種。所以下次又不知道的,掃QR code碼就知道啦。(最近覺得發明QR code的人應該得諾貝爾獎)
有趣的是大多數臺灣人不知吃的是什麼米,但一定知道越光米(コシヒカリ),是日本的代表品種,是饕客們的最愛。
越光米因為直鏈澱粉較少,黏性較強,入口香軟甜q,冷食還能保持黏度和彈性,在日本年年栽種面積都是第一。
臺灣現行栽種以在彰化二林為大宗,此外台東池上、台南六甲、台中大甲、宜蘭五結、宜蘭三星和花蓮富里等也都有栽種。
因為氣候、土壤環境的不同,要讓日本品種在臺灣落地生根,可不容易。農民悉心栽培以無污染水源灌溉呵護,才有今天的局面。
在臺灣的連鎖餐廳一份套餐至少要價350以上才吃得到越光米喔。
今年第一期稻作已開始收割的,小聲地跟大家說,通常第一期稻作會比較好吃呢。
昨天收到熱騰騰的越光新米後,今天就忍不住開封煮來吃。
等待煮飯的過程中,家中滿室生香,溫潤的米香引人食慾。一掀鍋,就忍不住挖一口來吃。
你瞧,那晶瑩剔透模樣,燦燦發光,還能不買來嚐嚐嗎?
今日早餐
❤️越光新米白飯+自家醃製日本鹽梅
❤️蜂蜜味噌烤雞翅+東昇南瓜
❤️檸檬醋醃蛇腹小黃瓜
❤️紫茄豆腐味噌湯
🌾🌾🌾🌾🌾🌾🌾🌾
臺灣越光米最專業契作專區
★日本原種臺灣栽培 純度100%
★大橋稻米產銷專業區用心栽培
★日本專業技術碾製,保留產地新鮮溫度
★頂級料理、飯店主廚指定選用
★獲獎無數,越光米領導品牌
預購請進👉 https://shop.rice-house.com/K21C1.html
💪地表最強稻米專業區:8次評鑑8次獲獎🥇
✔️內容:【大橋CAS越光米 1公斤8入 $999 】
✔️物流:單箱已為最優惠,含免費宅配到府~
✔️首發:搶先將於6月初 熱騰騰到貨
✔️贈品:全新設計款財旺福提袋組
強檔必刷👉 https://shop.rice-house.com/K21C1.html
#鮮享農ya #產銷履歷
#壽米屋
#極光飯糰課 #越光米 #早餐 ##wfh
Wina
004《肉大人選酒》
餐酒搭
肉大人麻辣燙拼盤
肉大人滷豬腳
佐
澳洲《啾瑪酒莊》「麥克拉倫谷的一千把火」梢楠蜜思嘉橘酒
Jauma 1000 Fires McLaren Vale Muscat Chenin 2019
「我偏愛綠色。
我偏愛不抱持把一切
都歸咎於理性的想法。
我偏愛例外。
我偏愛及早離去。
我偏愛和醫生聊些別的話題。
我偏愛線條細緻的老式插畫。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
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我偏愛,就愛情而言,可以天天慶祝的
不特定紀念日。」
摘錄作品「種種可能」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波蘭國寶詩人辛波絲卡
餐酒搭簡介:
肉大人的滷豬腳和麻辣燙拼盤,是以店內「泡椒麻辣鍋底」熬製而成,鍋底的秘方有:泡椒、乾辣椒、辣豆瓣、及超過15種的辛香料以及韓國辣椒醬,打造香氣豐富的麻辣湯底,並且將辣度調整成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輕麻辣」口味。
《啾瑪酒莊》位於澳洲南部,酒莊源自於該區域的古老原始砂岩建築物中的一個小型釀酒廠,不管是紅、白或是氣泡酒,均用啤酒瓶蓋封瓶是特色之一;使用50%的梢楠葡萄和50%的蜜思嘉葡萄混釀而成,開瓶有淡淡的草本風味,口感有點木質感,輕盈的葡萄柚皮與花香,第二天跑出了水蜜桃、熟鳳梨、蜜餞等等口感,圓潤、酸度不高、平易近人的一款橘酒。
「麥克拉倫谷的一千把火」這瓶酒的命名是為了向澳洲知名的社會建築師、畫家、及夢想家 Hundertwasser (中譯:百注水)致敬,千把火和百注水,讓我想到辛波絲卡的另外一首新詩「金婚紀念日」,她是這樣寫的:
「他們一定有過不同點,
水和火,
一定有過天大的差異,
一定曾互相偷取並且贈與
情慾,攻擊彼此的差異。
緊緊摟著,他們竊用、徵收對方
如此之久
終至懷裡擁著的只剩空氣——
在閃電離去後,透明清澄。
⋯
⋯
⋯」
主題: #自然的肉大人
妝髮: @iammel_vin
攝影: @ambrstudio
企劃: @mswinachen @leanne117
場地標示: 肉大人
#自然酒
#自然派葡萄酒
#肉大人選酒
#肉大人選酒很強
#肉大人 #肉太太
#自然酒夫婦
#聽肉大人的話
#來肉大人吃飯的情侶感情會越來越好
#naturalwine
#辛波絲卡
#種種可能
#金婚紀念日
#jauma #jaumawines @jaumawines @nlswine @dancing_elephant_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