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崗位歧視條例新聞有用資訊在PTT、Dcard、FB粉專的網友最新推薦以及評價討論大公開
熱度網居家生活家電整理下面這些都會是分析網友們討論與注意的家庭崗位歧視條例新聞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家庭崗位歧視條例新聞是什麼內容吧: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 第527章) 根據《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任何人如基於另一人的家庭崗位而作出歧視行為,即屬違法。 「家庭崗位」指負有照顧直系家庭成員的責任的崗位,「直系家庭成員」指因血緣、婚姻、領養或姻親而與該人有關的任何人。 在《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下,使人受害歧視亦屬違法。 根據《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任何人可提出投訴的範疇與《性別歧視條例》的範疇相同,包括: 僱傭 教育 貨品、服務及/或設施的提供 處所的處置及/或管理 諮詢團體的投票資格以及被選入或委入該等團體 會社的參與 政府的活動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僱傭實務守則 和解個案 其他資源查看更多內容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條例)於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制定。 根據條例的規定,任何人如歧視具有家庭崗位的人,便屬違法。 有關人士可以就指定活動範疇內的家庭崗位歧視提出投訴,投訴範圍並包括直接歧視和間接歧視。 任何人因另一人曾經或打算根據條例作出投訴,而給予該人較差的待遇,也屬違法。 這項規定也適用於為投訴作證的人。 什麼是家庭崗位? 「家庭崗位」指負有照顧直系家庭成員的責任的崗位。 「直系家庭成員」,就任何人而言,指因血緣、婚姻、領養或姻親而與該人有關的任何人。 這定義涵蓋了獲法律承認的各種關係,例如父親、母親、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兒子、女兒、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孫子女或外孫子女、姪女或甥女、姪兒或外甥、岳父或家翁、岳母或家姑、配偶的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上文未能盡錄的關係。 甚麼是直接歧視?查看更多內容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 平等機會委員會 維護公民權利 - 香港在保障個人權益和尊重人類尊嚴方面進步顯著。 消除僱傭範疇內基於家庭崗位而作的歧視行為,顯示社會進步,也有利於香港人維護公民權利。 維持社會和諧 - 香港極少發生社會衝突,實可自豪。 香港經濟成功發展,是因為人人樂於應付市場競爭,不愛跟社會上各派各系彼此對抗。 只要社會各界在僱傭等各方面都以公平開放的態度處事,香港社會自然可以保持和諧。 確保善用技術與資源 - 香港的僱主可打開最大的人力資源庫,從中聘請到質素更高的僱員,增加競爭能力。 要建立這樣的資源庫,就要網羅所有能人巧手,不論家庭崗位。 這對我們每一個人是一項考驗:拋開家庭崗位成見,接納並珍惜與自己不一樣的人。查看更多內容
【星島日報報道】平等機會委員會於今日(25日)根據《家庭崗位歧視條例》(香港法例第527章)代表一名女士(申索人)在區域法院提出法律訴訟。 申索人曾受僱於一間公司(答辯公司)擔任高級藝術總監。 申索人指稱答辯公司基於她的家庭崗位把她解僱。 申索人為照顧初生孩子,需要在辦公時間內泵奶,因而受到家庭崗位歧視。 申索人指稱答辯公司並沒有提出適當的安排,讓她可以在工作地點泵奶。...查看更多內容
《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 第8條 訂明,如某人因負有家庭崗位責任(即需要照顧直系家庭成員)而被解僱,執行解僱的僱主便會違法。 區域法院於 2005 年有一平等機會訴訟案例 ( Lam Wing Lai v YT Cheung (Ching Tai) Ltd. ) ,在此案件中,原告人因懷孕及負有家庭崗位責任而被解僱,法庭最終判處原告人勝訴,並可獲得因受情感傷害及收入損失之賠償。 如僱主純粹認為僱員因要照顧子女而不能超時工作或離港工幹,從而解僱該僱員,便可能已違反《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 後退 上一頁 下一頁查看更多內容
平機會昨天(8月22日)公佈「香港工作間的家庭崗位歧視之研究」的結果,發現香港僱主和僱員對家庭崗位歧視及《家庭崗位歧視條例》了解不足。同時,雖然7.8%的受訪僱員表示過往兩年曾遭受家庭崗位歧視,但研究結果指發個案的數字可能被低估,尤其是以照顧家庭成員為理由在申領假期時遇到 ...查看更多內容
這反映家庭崗位歧視是在香港職場中隱藏得較深的歧視。. 有些僱員因為家庭需要而請假,常埋怨受到僱主的留難,這亦是其中一個家庭崗位歧視的 ...查看更多內容
「家庭崗位」是指負有照顧直系家庭成員的責任,當中包括有血緣、婚姻、姻親、收養關係而有關連的人士。 平機會早前公布有關香港工作間的家庭崗位歧視研究結果,調查以電話訪問了407位僱主及1,003位僱員,調查結果顯示,7.8%受訪僱員稱曾在日常工作受到家庭崗位歧視,不過很少僱員會作出投訴,主要認為沒有必要或不知道如何投訴。 在2011年至2017年間,平機會共收到4,641宗投訴,當中只有152宗屬家庭崗位歧視。 陳小姐亦說:「我覺得一間公司的法律顧問一定很強,我怎樣跟他們鬥? 」 平機會:(公司)財雄勢大唔一定打唔到 陳小姐覺得自己力量微弱,即使受上司、同事歧視,最後只選擇離職。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