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獨家發現在FB粉專、Mobile01、PTT的網友最新推薦以及評價討論大公開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37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臨床筆記、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營養師Stella等,共有38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有關!另外還有關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相關影片還有冠狀動脈心臟病症狀的各種內容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英文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因子是什麼內容吧:
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奧德賽的膽固醇英雄之旅》
「可不可以不要每天吃藥?」
這不只是每位患者的心聲,同時也是我的心聲。
如果把所有心臟病有關的危險因子一字排開,「膽固醇」是當之無愧的萬惡之首。
因為遺傳的關係,我自己的膽固醇也高,當我開始每天服用抗血脂藥物的時候,才意識到「每天吃藥」是件多麽不容易堅持的事情。更別說有些人吃了降血脂藥副作用很大、或是就是效果不彰,怎麼辦?
有需求,就有進步。人類發現,先天具有某種基因缺陷的人,竟然壞膽固醇(LDL) 奇低無比、而且心血管病的機率真的也比正常人低很多!(可以說因禍得福嗎?)
原來這種基因負責製造某種蛋白名為「PCSK9」,沒有這種蛋白的話,肝臟竟然就可以「毫無節制」的分解壞膽固醇了!
人類於是把原本拿來打「標靶治療」🎯的技術、拿來打膽固醇,這次的目標鎖定肝臟表面的PCSK9 受體,發明了名為「PCSK9 抑制劑」的單株抗體。
附錄的「奧德賽研究」證實了這種藥物具有奇效,最新的更新資料還顯示冠狀動脈疾病越嚴重,打這個藥效果越好。只不過,撇開有點貴貴的價錢不談,這個藥現在兩三個禮拜就要打一針,雖然不用天天吃藥,還是不算完美。
當初第一次去聽這個藥的演講時,我就問老外:「既然 PCSK9 對人類沒好處只有壞處,怎麼不乾脆直接移除這段基因就好 🧬?」
我的問題或許有點瘋狂,不過,目前一種直接針對 RNA 的藥物已經進入第三階段實驗,直接讓你的基因不會生產這種蛋白,讓 PCSK9 從你身體中徹底消失,好消息是:半年打一針就行,而且目前沒看到副作用。
以下是禪定時刻:
1. 人身上,真的有基因是「可以被消滅」的嗎?
2. 有沒有一天,我們可以用一台機器,付費選擇你要消滅哪些基因,「製造」出超級人類?
「奧德賽」這個與特洛伊戰爭齊名的荷馬史詩名字取的很好,英雄旅程一定充滿冒險、驚奇、與不確定,還要一點勇氣。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01174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進行一項針對哥本哈根城市的運動人口,他們針對了網球、羽毛球、足球、慢跑、騎自行車、做體操、游泳和上健身房等8種運動進行分析。
根據結果顯示,「網球」可能是最健康、最能延長壽命的運動!如果您是從年輕時就持續一直從事「網球」運動,隨著年齡的增加,視自己的體力與身體狀況仍可適時適量的持續一段期間,但不適合進入高齡後才開始學習。(資料來源:「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中老年人常做的運動: http://bit.ly/2XQLJs7 )
相比久坐不動人群,愛打網球的人比預期壽命平均延長了9.7年,然而第二、三名的羽球以及足球,也分別延長了6.2年和4.7年,但是,平均運動時間最長且最普遍的健身運動,反而只延壽了1.5年。
究竟網球為什麼最能夠延年益壽?根據期刊的團隊指出,很可能是因為網球、足球這類運動需要較多的「社交活動」,然而網球這類綜合運動能夠更加充分地運動全身的肌肉,而且它的運動模式,基本上是一種間歇式的劇烈運動,是優於單一節奏、持續性的運動模式。
此外,定期會面的小團體能夠讓人找到信任感、歸屬感和社會支持,這些因素已經被證實可以提高幸福感、改善長期的健康,以及運動能夠釋放心理壓力,也是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有好處,排除運動外,對於年長者更要常常參在社交活動,對於生理、心理上以及感官認知都能有很大的進步,同時也能幫助腦筋思考、降低負面情緒!(資料來源:「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 http://bit.ly/2KmNWZw )
【高齡者運動處方】
適度的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增進體能,幫助血糖控制,降低冠狀動脈及心臟病之危險因子。然而什麼是「適度的運動」,如何有效運動才能達到前述的好處?其實有效的運動因人而異,必須考量每個人年紀、體格、病況、生活方式等情形,因此如同藥物處方,運動也需擬訂個人化「運動處方」。
高齡族群因為老化而對環境的反應力降低、肌力下降、柔軟度下降、關節活動度減少、休息及運動中血壓上升、胸廓活動度降低、呼吸肌耐力下降等,都可能影響運動功能。
【如何評估適度的運動】
開始運動之前,必須先評估是否有心肺、代謝疾病、骨關節等可能影響運動功能的問題,以及一些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家族史等。對於有潛在心肺疾病、代謝疾病、慢性腎病等問題的族群,可由醫師評估是否須先進行運動測試,以了解心肺功能及運動耐受度。
【運動處方】
完整的運動處方包括以下:
1.運動型態
2.運動強度
3.運動頻率
4.運動持續時間
5.運動進展:進展快慢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可先養成規則運動習慣,開始運動後一個月左右再調整運動內容;原則上以固定運動強度之下,先延長運動持續時間,適應後再調高運動強度;視個人情況做適度的調整。
【高齡族群運動處方注意事項】
1.考量是否有慢性病,以及慢性病藥物服用是否會影響運動,建議請教相關醫療專業人員。
2.運動型態的選擇,盡量不增加下肢關節額外負擔,可考慮固定式腳踏車訓練。
3.從輕度運動強度開始訓練,逐漸增加到中等運動強度,並注意是否服用影響心跳的藥物。如有心律不整,建議依據個人主觀感受疲累程度做調整。
4.運動時間可以累積,例如一天30分鐘,可考慮調整成一次10分鐘、一天運動3次。
5.運動前要有充足的暖身伸展,運動後也要有5-10分鐘的緩和,避免運動後心律不整、加速肌肉中乳酸堆積的移除、減少痠痛。
6.有糖尿病者,運動最佳時間是飯後一至二小時之間,並避開降血糖藥物藥效尖峰時間及空腹時段。有眼睛、腎臟、神經病變,或曾有中風、心臟病者,不適合做激烈運動,應先經過醫師評估後再擬定適合的運動計畫。
7.需考量關節活動度、穩定度、功能受限程度;關節炎急性發作時避免激烈運動。
8.適當的鞋具或護具,以免運動時造成足部傷害,可以請復健科醫師作評估及建議最恰當的鞋具。
運動是長期的,需要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才能持續有運動的效益。高齡者的運動訓練須導入功能訓練以改善動作控制及平衡,預防跌倒。(資料來源:(高醫醫訊-守護健康全為您): http://bit.ly/2KUFGPE )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中老年人常做的運動】: http://bit.ly/2XQLJs7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法網結束球拍別急著收,研究:網球最能延年益壽】 : http://bit.ly/2KmNWZw
∎(高醫醫訊-守護健康全為您-【2017.02 第36卷9期)高齡者運動處方】: http://bit.ly/2KUFGPE
➤➤照片
∎ (新北市政府)-【對抗「衰弱」: 健檢+客製化的運動】: http://bit.ly/31zD4N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購買資訊】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http://book.nhri.org.tw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醫
高雄醫學大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進行一項針對哥本哈根城市的運動人口,他們針對了網球、羽毛球、足球、慢跑、騎自行車、做體操、游泳和上健身房等8種運動進行分析。
根據結果顯示,「網球」可能是最健康、最能延長壽命的運動!如果您是從年輕時就持續一直從事「網球」運動,隨著年齡的增加,視自己的體力與身體狀況仍可適時適量的持續一段期間,但不適合進入高齡後才開始學習。(資料來源:「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中老年人常做的運動: http://bit.ly/2XQLJs7 )
相比久坐不動人群,愛打網球的人比預期壽命平均延長了9.7年,然而第二、三名的羽球以及足球,也分別延長了6.2年和4.7年,但是,平均運動時間最長且最普遍的健身運動,反而只延壽了1.5年。
究竟網球為什麼最能夠延年益壽?根據期刊的團隊指出,很可能是因為網球、足球這類運動需要較多的「社交活動」,然而網球這類綜合運動能夠更加充分地運動全身的肌肉,而且它的運動模式,基本上是一種間歇式的劇烈運動,是優於單一節奏、持續性的運動模式。
此外,定期會面的小團體能夠讓人找到信任感、歸屬感和社會支持,這些因素已經被證實可以提高幸福感、改善長期的健康,以及運動能夠釋放心理壓力,也是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有好處,排除運動外,對於年長者更要常常參在社交活動,對於生理、心理上以及感官認知都能有很大的進步,同時也能幫助腦筋思考、降低負面情緒!(資料來源:「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 http://bit.ly/2KmNWZw )
【高齡者運動處方】
適度的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增進體能,幫助血糖控制,降低冠狀動脈及心臟病之危險因子。然而什麼是「適度的運動」,如何有效運動才能達到前述的好處?其實有效的運動因人而異,必須考量每個人年紀、體格、病況、生活方式等情形,因此如同藥物處方,運動也需擬訂個人化「運動處方」。
高齡族群因為老化而對環境的反應力降低、肌力下降、柔軟度下降、關節活動度減少、休息及運動中血壓上升、胸廓活動度降低、呼吸肌耐力下降等,都可能影響運動功能。
【如何評估適度的運動】
開始運動之前,必須先評估是否有心肺、代謝疾病、骨關節等可能影響運動功能的問題,以及一些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家族史等。對於有潛在心肺疾病、代謝疾病、慢性腎病等問題的族群,可由醫師評估是否須先進行運動測試,以了解心肺功能及運動耐受度。
【運動處方】
完整的運動處方包括以下:
1.運動型態
2.運動強度
3.運動頻率
4.運動持續時間
5.運動進展:進展快慢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可先養成規則運動習慣,開始運動後一個月左右再調整運動內容;原則上以固定運動強度之下,先延長運動持續時間,適應後再調高運動強度;視個人情況做適度的調整。
【高齡族群運動處方注意事項】
1.考量是否有慢性病,以及慢性病藥物服用是否會影響運動,建議請教相關醫療專業人員。
2.運動型態的選擇,盡量不增加下肢關節額外負擔,可考慮固定式腳踏車訓練。
3.從輕度運動強度開始訓練,逐漸增加到中等運動強度,並注意是否服用影響心跳的藥物。如有心律不整,建議依據個人主觀感受疲累程度做調整。
4.運動時間可以累積,例如一天30分鐘,可考慮調整成一次10分鐘、一天運動3次。
5.運動前要有充足的暖身伸展,運動後也要有5-10分鐘的緩和,避免運動後心律不整、加速肌肉中乳酸堆積的移除、減少痠痛。
6.有糖尿病者,運動最佳時間是飯後一至二小時之間,並避開降血糖藥物藥效尖峰時間及空腹時段。有眼睛、腎臟、神經病變,或曾有中風、心臟病者,不適合做激烈運動,應先經過醫師評估後再擬定適合的運動計畫。
7.需考量關節活動度、穩定度、功能受限程度;關節炎急性發作時避免激烈運動。
8.適當的鞋具或護具,以免運動時造成足部傷害,可以請復健科醫師作評估及建議最恰當的鞋具。
運動是長期的,需要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才能持續有運動的效益。高齡者的運動訓練須導入功能訓練以改善動作控制及平衡,預防跌倒。(資料來源:(高醫醫訊-守護健康全為您): http://bit.ly/2KUFGPE )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中老年人常做的運動】: http://bit.ly/2XQLJs7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法網結束球拍別急著收,研究:網球最能延年益壽】 : http://bit.ly/2KmNWZw
∎(高醫醫訊-守護健康全為您-【2017.02 第36卷9期)高齡者運動處方】: http://bit.ly/2KUFGPE
➤➤照片
∎ (新北市政府)-【對抗「衰弱」: 健檢+客製化的運動】: http://bit.ly/31zD4N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購買資訊】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http://book.nhri.org.tw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醫
高雄醫學大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臨床筆記
素食老人血中維生素B12不足的比率為28.1%,高同半胱胺酸盛行率為30.5%;維生素B12攝取不足可能是造成素食老人同半胱胺酸濃度上升的重要因素。
而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血中維生素B12缺乏盛行率高於維生素B6與葉酸。目前雖尚未有足夠證據證明長期使用維生素補充劑可以改善認知功能障礙,但減少高同半胱胺酸風險的最佳方式,就是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以獲得足夠的葉酸、維生素B12與維生素B6。
李蕙馨營養師表示,要從食物獲得足夠的維生素,葉酸含量豐富的有動物性肝臟、菠菜、深綠色蔬菜等;而維生素B12也以動物性食物比較豐富,如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至於富含維生素B6的是豆魚蛋肉類。
#維生素B12
#失智
#高同半胱胺酸
【營養補給站】
被遺忘的「同半胱胺酸」
「失智症」是塊擦去病人腦中記憶的橡皮擦,近年來許多以「失智症」作為題材的影視作品,更提醒了我們: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屬疾病。成大醫院營養部李蕙馨營養師指出,飲食可以幫上一些忙,除了耳熟能詳被用來預防失智症的地中海飲食、麥得飲食之外,而血中同半胱胺酸的增加,則被證明是認知功能障礙的潛在危險因子,需要特別注意。
有研究指出,同半胱胺酸濃度增加1μmol/L的中風風險會增加6-7%,增加5μmol/L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3.6%、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40%。
李蕙馨營養師表示,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是身體的代謝產物,受遺傳、性別、年齡、飲酒、飲食與藥物治療的影響,以及經由體內多種代謝途徑調節。同半胱胺酸會產生毒性而傷害神經和血管內皮細胞,進而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以及缺血性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和血管性失智症等血管病變。
根據1999-2000及2005-2008的2次台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男性血中同半胱胺酸濃度平均值皆顯著高於女性,且隨著年齡增加而濃度越高;2005-2008年間的調查發現,定義為血中濃度高於15μmol/L的高同半胱胺酸血症盛行率,男性為49.2%、女性為34.9%。
李蕙馨營養師指出,葉酸、維生素B12與B6在同半胱胺酸代謝途徑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飲食中缺乏葉酸、維生素B12和B6,就會提高同半胱胺酸血症的機率。根據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高同半胱胺酸與葉酸、B12缺乏可能與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認知障礙有關。
2006年台灣的研究發現,素食老人血中維生素B12不足的比率為28.1%,高同半胱胺酸盛行率為30.5%;維生素B12攝取不足可能是造成素食老人同半胱胺酸濃度上升的重要因素。而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血中維生素B12缺乏盛行率高於維生素B6與葉酸。目前雖尚未有足夠證據證明長期使用維生素補充劑可以改善認知功能障礙,但減少高同半胱胺酸風險的最佳方式,就是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以獲得足夠的葉酸、維生素B12與維生素B6。
李蕙馨營養師表示,要從食物獲得足夠的維生素,葉酸含量豐富的有動物性肝臟、菠菜、深綠色蔬菜等;而維生素B12也以動物性食物比較豐富,如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至於富含維生素B6的是豆魚蛋肉類。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以免貽誤病情,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
#成大醫院 #營養補給站 #李蕙馨 #同半胱胺酸 #認知功能障礙 #葉酸 #維生素B12 #維生素B6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資訊分享】~ 延年益壽的仙丹,運動
總結三個重點:
1. 要活就要動
2. 除了運動,還要有社交性
3. 個人化的運動處方
#繼續事情卡滿滿_擠不出時間寫東西
根據美國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進行一項針對哥本哈根城市的運動人口,他們針對了網球、羽毛球、足球、慢跑、騎自行車、做體操、游泳和上健身房等8種運動進行分析。
根據結果顯示,「網球」可能是最健康、最能延長壽命的運動!如果您是從年輕時就持續一直從事「網球」運動,隨著年齡的增加,視自己的體力與身體狀況仍可適時適量的持續一段期間,但不適合進入高齡後才開始學習。(資料來源:「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中老年人常做的運動: http://bit.ly/2XQLJs7 )
相比久坐不動人群,愛打網球的人比預期壽命平均延長了9.7年,然而第二、三名的羽球以及足球,也分別延長了6.2年和4.7年,但是,平均運動時間最長且最普遍的健身運動,反而只延壽了1.5年。
究竟網球為什麼最能夠延年益壽?根據期刊的團隊指出,很可能是因為網球、足球這類運動需要較多的「社交活動」,然而網球這類綜合運動能夠更加充分地運動全身的肌肉,而且它的運動模式,基本上是一種間歇式的劇烈運動,是優於單一節奏、持續性的運動模式。
此外,定期會面的小團體能夠讓人找到信任感、歸屬感和社會支持,這些因素已經被證實可以提高幸福感、改善長期的健康,以及運動能夠釋放心理壓力,也是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有好處,排除運動外,對於年長者更要常常參在社交活動,對於生理、心理上以及感官認知都能有很大的進步,同時也能幫助腦筋思考、降低負面情緒!(資料來源:「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 http://bit.ly/2KmNWZw )
【高齡者運動處方】
適度的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增進體能,幫助血糖控制,降低冠狀動脈及心臟病之危險因子。然而什麼是「適度的運動」,如何有效運動才能達到前述的好處?其實有效的運動因人而異,必須考量每個人年紀、體格、病況、生活方式等情形,因此如同藥物處方,運動也需擬訂個人化「運動處方」。
高齡族群因為老化而對環境的反應力降低、肌力下降、柔軟度下降、關節活動度減少、休息及運動中血壓上升、胸廓活動度降低、呼吸肌耐力下降等,都可能影響運動功能。
【如何評估適度的運動】
開始運動之前,必須先評估是否有心肺、代謝疾病、骨關節等可能影響運動功能的問題,以及一些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家族史等。對於有潛在心肺疾病、代謝疾病、慢性腎病等問題的族群,可由醫師評估是否須先進行運動測試,以了解心肺功能及運動耐受度。
【運動處方】
完整的運動處方包括以下:
1.運動型態
2.運動強度
3.運動頻率
4.運動持續時間
5.運動進展:進展快慢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可先養成規則運動習慣,開始運動後一個月左右再調整運動內容;原則上以固定運動強度之下,先延長運動持續時間,適應後再調高運動強度;視個人情況做適度的調整。
【高齡族群運動處方注意事項】
1.考量是否有慢性病,以及慢性病藥物服用是否會影響運動,建議請教相關醫療專業人員。
2.運動型態的選擇,盡量不增加下肢關節額外負擔,可考慮固定式腳踏車訓練。
3.從輕度運動強度開始訓練,逐漸增加到中等運動強度,並注意是否服用影響心跳的藥物。如有心律不整,建議依據個人主觀感受疲累程度做調整。
4.運動時間可以累積,例如一天30分鐘,可考慮調整成一次10分鐘、一天運動3次。
5.運動前要有充足的暖身伸展,運動後也要有5-10分鐘的緩和,避免運動後心律不整、加速肌肉中乳酸堆積的移除、減少痠痛。
6.有糖尿病者,運動最佳時間是飯後一至二小時之間,並避開降血糖藥物藥效尖峰時間及空腹時段。有眼睛、腎臟、神經病變,或曾有中風、心臟病者,不適合做激烈運動,應先經過醫師評估後再擬定適合的運動計畫。
7.需考量關節活動度、穩定度、功能受限程度;關節炎急性發作時避免激烈運動。
8.適當的鞋具或護具,以免運動時造成足部傷害,可以請復健科醫師作評估及建議最恰當的鞋具。
運動是長期的,需要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才能持續有運動的效益。高齡者的運動訓練須導入功能訓練以改善動作控制及平衡,預防跌倒。(資料來源:(高醫醫訊-守護健康全為您): http://bit.ly/2KUFGPE )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中老年人常做的運動】: http://bit.ly/2XQLJs7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法網結束球拍別急著收,研究:網球最能延年益壽】 : http://bit.ly/2KmNWZw
∎(高醫醫訊-守護健康全為您-【2017.02 第36卷9期)高齡者運動處方】: http://bit.ly/2KUFGPE
➤➤照片
∎ (新北市政府)-【對抗「衰弱」: 健檢+客製化的運動】: http://bit.ly/31zD4N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購買資訊】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http://book.nhri.org.tw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醫
高雄醫學大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