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心臟病 飲食完整介紹在PTT、Dcard、FB粉專的網友最新推薦以及評價討論大公開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冠狀動脈心臟病 飲食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33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林凱鈞、趙強營養師這樣說、臨床筆記、倪曼婷 營養師、江守山醫師等,共有23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7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營養師Ann | 羽康生醫。保健。營養。美食。減重。、賴霓霓 Nini、Tracy Cheng、林凱鈞等,同時還有69篇留言的反饋,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冠狀動脈心臟病 飲食有關!另外還有關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相關影片還有冠狀動脈心臟病症狀的各種內容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英文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冠狀動脈心臟病 飲食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冠狀動脈心臟病 飲食是什麼內容吧:

林凱鈞
2020年10月13日
熱度指數:309
按讚數:304
留言數:8

不論心情好還是心情壞,又或是用餐之後,總想來點甜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吃「糖」會讓人開心啊!

這是真的!內科專科劉漢文醫師曾指出「當攝入糖後,會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大腦產生愉快的感受,而如此美好的回饋作用,更讓人越發喜愛甜食」。人類的舌頭與口腔中,佈滿了由不計其數的味覺細胞所構成的味蕾,當吃進甜食,糖份便會誘使舌上的甜味接收器啟動,傳遞大腦皮質向大腦內發出獎賞信號。再進一步說明,也就是吃甜食後,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元就會分泌多巴胺,這是能讓人感到愉悅與幸福感的物質。因此,許多人才會對於甜食,總是毫無抵抗能力!

早在兩千多年前,東方飲食文化中,即有用「飴」的紀錄。在當時「飴」指的是麥芽糖。在古代,「糖」是貴族才能享用的上等奢侈品;而時序至今,糖已成為稀鬆平常的調味料。生活中常見的食用糖,指的是「蔗糖」,依據純度的由高至低可分為:冰糖(99.9%)、白砂糖(99.5%)、綿白糖(97.9%)和赤砂糖(亦稱紅糖或黑糖,89%)。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建議,每日攝取糖量應在總熱量5%以下,也就是不宜超過25公克(6茶匙),以免肥胖症、蛀牙、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文明病上身

「糖」對人體而言,若適量補充,除了心情會暫時變好之外,對於避免血糖過低、脫水、虛脫,也有一定的助益。但吃糖容易上癮,一不小心就會超標,過量的糖份便會在體內轉換成脂肪,提高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使思緒運作遲緩,進而使工作或生活品質受到牽連,且幸福感過後,常伴隨而來的是焦慮與失落,易呈現令人不安的精神狀態。「糖」更是誘發多種疾病的源頭,像是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過敏、多種癌變、臟腑發炎與衰老等,甚至還可能因此招致失智症發生!如今社會進步安逸,能生活無虞且三餐溫飽,但也有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反而出現營養過剩現象,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若想擁有健康,就要理性避瘋糖!以下匯集「9種健康代糖」我們一起來好好認識!若想嚐點甜頭又不傷身,那就善用代糖來妝點美味吧!

❶椰糖
由椰子花汁液萃取出的糖份,是東南亞國家主要的食用糖。因其升糖指數相較於其他糖類低,近年在歐美興起以椰糖取代傳統糖類的健康趨勢。且無經過繁複的加工過程,因此能保留16種豐富氨基酸,像是谷氨酸能補充維持腦部功能所需的神經傳遞質;天冬氨酸可促進新陳代謝、抗憂鬱;蘇氨酸則可維持蛋白質平衡;絲氨酸是對腦神經系統功能有助益

❷菊糖
亦稱菊苣纖維或菊粉,經美國FDA 認可為可溶性纖維,存在於植物的細胞中。菊糖是一種天然的多醣體,由許多種植物製造,被認為是一種可溶性纖維。其在消化道中,可作為細菌的食物,進而維持腸道益生菌健全。且通過腸胃時,不會被人體吸收,並可幫助腸道蠕動,讓食物快速從腸道通過,以減少熱量吸收。而其排出人體時,還能一併把週邊食渣帶離,進而改善便祕。菊糖(Inulin)與甜菊糖(Stevioside, Stevia)是不同物質

❸木寡糖
又稱木聚寡糖、低聚木糖,係指由2~10個木糖以糖苷鍵連接而成之寡糖的總稱,是近年來新發現具有益生性的一種低消化性寡糖。木寡醣較果寡醣具有強抗酸性、耐熱性及安定性,實驗結果顯示於pH值2~10之飲料中,或置於100℃ 下,木寡醣仍安定,對於一般食品加工上更適於飲料、烘焙等食品

❹果寡糖
是以蔗糖為原料經酵素加工而成的大分子醣類,難被人體吸收利用,又具水溶性纖維素特性,且無熱量負擔。一般市面常見是以果寡糖糖漿作代糖販售,其甜度約落在砂糖的30~50%。能有助雙叉桿菌及嗜酸桿菌等腸內益菌的繁殖,抑制壞細菌增生,幫助排便,可提供腸道有益菌所需養分,亦有助比菲德氏等有益菌生長,以維護腸道健康,而增強抵抗力

❺甜菊糖
亦稱為甜菊素、甜菊醣苷,是從菊科草本植物甜葉菊(又稱甜菊葉)中提煉出的糖苷。最早由南美洲先民開始應用,具高甜度、低熱量特點,且甜度是蔗糖的近300倍,熱量卻只有蔗糖的1/300,其對熱穩定,且不引起血糖波動,被作為食品甜味劑使用
依照低至高的加工的程度,又可分為三種狀態
1.綠葉甜菊葉(Green leaf stevia)
2.甜菊葉提取物 (Stevia extracts)
3.甜菊葉甜味劑 (Altered stevia)

❻木糖醇
木糖醇是常從白樺樹、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植物性代糖。在口腔中會產生清涼的口感。木糖醇難以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產生酸性物質,因此不易引起蛀牙,所以常被應用在口香糖、牙膏、漱口水、糖果等。木糖醇食用後仍會產生熱量,熱量比蔗糖略低,約1克有2.4大卡,甜度則與蔗糖相當(約為蔗糖的90%),其對血糖影響較低,所以也被糖友納入使用。成人一天攝取不超過90克,單次攝取不宜超過50克(兒童建議攝取量約為15克內)。但對狗具毒性,因此毛主人務必當心

❼甘露糖醇
又稱木蜜醇,是一種白色結晶固體,外觀與甜味如同蔗糖。屬於己六醇,為脫水劑的一種,可作為利尿劑,也可作為甜味劑。1公克可產生2大卡熱量,甜度約為蔗糖的70%,常用於無糖糖果或果醬,麥芽糖、口香糖之防粘劑

❽山梨糖醇
山梨糖醇亦稱山梨醇,是一種天然的植物甜味劑,口感具清新感,常被用於製造口香糖或無糖糖果。熱量每1克約2.6大卡(約蔗糖的65%),甜度則約蔗糖的一半。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即可直接進入細胞,不易引起血糖上升,但建議每日攝取上限為50公克內

❾赤藻糖醇
是存在於葡萄、梨子、醬油、味噌、清酒等發酵食品中的天然糖醇。約為蔗糖70%的糖度。不含熱量,亦不造成蛀牙。不會使血糖或是胰島素上升,也不造成腸胃不適,因在小腸就被吸收了,不會送至大腸。可高溫烹調,適合烘焙,但大量使用易產生些微涼涼的後味,若遇此情況,可磨粉或減量試試

✴️代糖是什麼
代糖意即糖的替代品,又稱甜味劑。可用來增加食物的甜味,其熱量相對低,可降低對血糖上升之幅度。因不含碳水化合物,所以不會影響血糖水平,可增添食物甜味,亦適合糖友應用。又因其熱量近乎零,過重者亦適合食用,以減少熱量攝取。代糖主要分為二類,分別是營養性的甜味劑(可產生熱量)及非營養性的甜味劑(無熱量)

➡️營養性的甜味劑:
食用後會產生熱量,但每公克產生的熱量比蔗糖低。例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赤藻糖醇、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椰糖、菊糖等等

➡️非營養性的甜味劑:
食用後不會產生熱量,又稱為「人工甘味劑」。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使用的非營養性的甜味劑有:阿斯巴甜、糖精、醋磺內酯鉀、蔗糖素、甜菊精、甘草素、索馬甜、甜精等等。飲用含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會改變腸道內的環境,影響腸道內微生物的生存。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指出,攝取過多人工甜味劑會增加中風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

✴️代糖停看聽
⚠️因果寡糖難消化,多食易引起腹脹、腹瀉情況,一天建議最多攝取約28公克內為宜

⚠️果寡糖攝取後血糖值不會增高,也不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因此糖友可適量攝取,以增添用餐風味

⚠️阿斯巴甜是由笨丙胺酸和天門冬胺酸構成,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少量即富甜味且熱量少,但其不耐熱,加熱便失去甜味。用量為每人每公斤體重攝取不超過50公克,例如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攝取不超過3000公克。攝入阿斯巴甜是安全的,而糖友適量攝入阿斯巴甜對血糖無大影響,但仍應以主治醫師指示下食用為宜

⚠️代糖的種類及產品繁多,應注意不用於低血糖治療,並注意是否可高溫烹調及每日食用量。如山梨醇,若一日攝取大於10公克就可能腹瀉,一般代糖則掌握不超過50公克。而代糖食品雖熱量較低,但其熱量仍不可小覷,仍需掌握食用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或傷害。特殊體質或病況者,更應事先諮詢專業醫生後,再行食用為宜

⚠️木糖醇與木寡糖相同嗎?
木糖醇(xylitol)與木寡糖 (xylooligosaccharide)是不同物質。木糖醇是木糖經醇化而成的單醣,具抑菌性,可弱化口腔酸化的細菌孳生,而達到防蛀牙作用,亦可作為食物防腐劑。木寡糖是人體有益菌代謝時所需之碳源,像是雙歧桿菌對其利用率就很高。雖能不受壞菌影響,但並無預防蛀牙之作用。而兩者都因不造成血糖波動,所以糖友可適量應用

#凱鈞有食力
#9種健康代糖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2019年9月30日
熱度指數:206
按讚數:164
留言數:5

「我吃的鹽都比你吃的米多」會發生什麼事.......[註]
這則新聞讓我想起剛當營養師訪視住院病人的往事......

那次去看一位高血壓病人,
當我建議她要減少烹調的用鹽量時,她的回答也如同新聞中的婦人~「鹽吃多了有體力」!

然後她也接著說「#我吃的鹽都比你吃的米多」!

我心裡想:「你就是吃太多鹽,血壓一直降不下來阿!」

看來愛吃鹹又高血壓的人,不遇見身體出狀況,都是不能接受「需要改變飲食習慣」這件事的!!

#高血壓 者,想控制血壓,最佳的飲食的模式是「#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得舒飲食的重點是:
🍽吃較多的蔬菜與適量水果以及選用低脂乳品。
🍽減少來自食物的飽和脂肪、反式脂肪。
🍽吃全穀類食物、吃魚、吃雞肉與堅果。
🍽限制鈉、甜食、含糖飲料與紅肉的攝取。

🍀在研究中發現~~吃得舒飲食兩周就能看見血壓下降喔!

[註1]
炒菜引爆婆媳戰爭 婆婆放太多鹽還嗆「我吃鹽比你吃米多」2019-09-28 14:54元氣網 綜合報導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4073990

臨床筆記
2019年4月11日
熱度指數:131
按讚數:130
留言數:0


素食老人血中維生素B12不足的比率為28.1%,高同半胱胺酸盛行率為30.5%;維生素B12攝取不足可能是造成素食老人同半胱胺酸濃度上升的重要因素。

而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血中維生素B12缺乏盛行率高於維生素B6與葉酸。目前雖尚未有足夠證據證明長期使用維生素補充劑可以改善認知功能障礙,但減少高同半胱胺酸風險的最佳方式,就是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以獲得足夠的葉酸、維生素B12與維生素B6。

李蕙馨營養師表示,要從食物獲得足夠的維生素,葉酸含量豐富的有動物性肝臟、菠菜、深綠色蔬菜等;而維生素B12也以動物性食物比較豐富,如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至於富含維生素B6的是豆魚蛋肉類。

#維生素B12
#失智
#高同半胱胺酸

【營養補給站】
被遺忘的「同半胱胺酸」

「失智症」是塊擦去病人腦中記憶的橡皮擦,近年來許多以「失智症」作為題材的影視作品,更提醒了我們: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屬疾病。成大醫院營養部李蕙馨營養師指出,飲食可以幫上一些忙,除了耳熟能詳被用來預防失智症的地中海飲食、麥得飲食之外,而血中同半胱胺酸的增加,則被證明是認知功能障礙的潛在危險因子,需要特別注意。

有研究指出,同半胱胺酸濃度增加1μmol/L的中風風險會增加6-7%,增加5μmol/L的死亡風險會增加33.6%、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40%。

李蕙馨營養師表示,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是身體的代謝產物,受遺傳、性別、年齡、飲酒、飲食與藥物治療的影響,以及經由體內多種代謝途徑調節。同半胱胺酸會產生毒性而傷害神經和血管內皮細胞,進而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以及缺血性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和血管性失智症等血管病變。

根據1999-2000及2005-2008的2次台灣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男性血中同半胱胺酸濃度平均值皆顯著高於女性,且隨著年齡增加而濃度越高;2005-2008年間的調查發現,定義為血中濃度高於15μmol/L的高同半胱胺酸血症盛行率,男性為49.2%、女性為34.9%。

李蕙馨營養師指出,葉酸、維生素B12與B6在同半胱胺酸代謝途徑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飲食中缺乏葉酸、維生素B12和B6,就會提高同半胱胺酸血症的機率。根據系統性文獻回顧指出,高同半胱胺酸與葉酸、B12缺乏可能與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認知障礙有關。

2006年台灣的研究發現,素食老人血中維生素B12不足的比率為28.1%,高同半胱胺酸盛行率為30.5%;維生素B12攝取不足可能是造成素食老人同半胱胺酸濃度上升的重要因素。而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血中維生素B12缺乏盛行率高於維生素B6與葉酸。目前雖尚未有足夠證據證明長期使用維生素補充劑可以改善認知功能障礙,但減少高同半胱胺酸風險的最佳方式,就是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以獲得足夠的葉酸、維生素B12與維生素B6。

李蕙馨營養師表示,要從食物獲得足夠的維生素,葉酸含量豐富的有動物性肝臟、菠菜、深綠色蔬菜等;而維生素B12也以動物性食物比較豐富,如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至於富含維生素B6的是豆魚蛋肉類。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以免貽誤病情,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
#成大醫院 #營養補給站 #李蕙馨 #同半胱胺酸 #認知功能障礙 #葉酸 #維生素B12 #維生素B6

倪曼婷 營養師
2019年9月25日
熱度指數:125
按讚數:123
留言數:9

糖尿病患者往往處於高血糖當中,但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出現,而不自覺......但長期的血糖控制不佳,便有可能提高併發症產生的風險,像是冠狀動脈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等。

所以對於糖尿病的病友,請不要怕麻煩,要定期的接受衛教、監測血脂肪、腎功能、視力、足部與神經病變等,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而不同的監測項目也都有建議的監測頻率,也請各位糖尿病友們要特別注意喔!

最後最後,想讓大家知道,這些檢測柏羽通通做得到!提供最完整的一站式服務、雲端智慧控糖及個別化飲食衛教。

#這真的很厲害 #也很省時 #超級方便

江守山醫師
2019年6月16日
熱度指數:92
按讚數:91
留言數:0


📄胖子反而該吃早餐
2002年共有43,663名日本1.5歲兒童被前瞻性的追蹤至12歲。 肥胖,定義為BMI大於或等於25
結論:
在父母和孩子中不吃早餐之間存在顯著關聯。
不吃早餐的兒童患兒童超重/肥胖的風險顯著增加。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volume 42, 1724–1732 (2018)

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追蹤數千名美國人,發現那些每天吃早餐的人,導致肥胖的機率遠低於省略早餐的人 。
部分原因是省掉早餐的人 ( 不論是沒時間吃或是想減肥) , 在當天稍後 , 容易大吃大喝來補償自己 , 且往往吃的是垃圾食物 。
難怪經常不吃早餐、梢後才訴諸不良飲食的人 , 罹患胰島素阻抗性症候群的機率 , 是正常吃早餐者的兩倍 , 這個症候群是一種代謝疾病 , 會導致糖尿病及冠狀動脈心臟病。

營養師Ann | 羽康生醫。保健。營養。美食。減重。
營養師Ann | 羽康生醫。保健。營養。美食。減重。
2021年6月2日
熱度指數:285
說讚數:283
留言數:2

#🍴
✏️
低升糖指數 GI值≦55
中高升糖指數 GI值>55

✏️
高GI飲食影響
血糖上降速度快,增加胰島素分泌,易囤積脂肪
胰島素過度分泌,增加糖尿病、心臟病等代謝症候群與癌症(如胰臟癌)的風險。

✏️
低GI飲食優點
1️⃣減脂:
血糖波動幅度小,胰島素分泌較低,不易囤積脂肪
2️⃣飽足感:
血糖平穩且消化時間長,不易產生飢餓感,達到控制食慾的效果
3️⃣降低血脂肪 :
高纖維、低加工,相較低脂飲食,更有效降低三酸甘油脂
降低壞的膽固醇(LDL),增加好的膽固醇(HDL)
4️⃣預防糖尿病:
美國護理健康醫學研究指出,長期食用高GI食物
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GI飲食者增加3倍。
5️⃣預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指出,低GI飲食有助降低高血壓和高血脂
並有效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
6️⃣增加學習與記憶:
2019年的回性研究指出,攝取高糖分會造成認功能受損,特別是海馬迴,
影響短期記憶,無法記住新的事物,容易忘事情的細節與過程。
這是因為快速增加的血糖會抑制大腦神經突觸發展,導致認知缺陷,
降低大腦神經營養因子的濃度,降低記憶力與認知功能。

《低GI食物的陷阱》
只要吃低GI值食物就不會胖嗎錯!!

✏️
低GI ≠ 低熱量
低GI食物指消化速度慢,並不代表低GI食物的熱量比中高GI的還低。
因高脂肪的食物GI值相對較低,熱量卻高到嚇人。

ex:馬鈴薯的GI值很高,若加入奶油或起司烤,則成為低GI食物。

✏️
低GI ≠ 低醣份,認識GL值
特別是#減重 #糖尿病 者,過多的澱粉會增加熱量攝取。

除了考量GI值,同時計算GL值
也就是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該食物的含醣量。
GL算法:GI值x含醣量/100
高GL>20、中GL=11-19、低GL=10以下

ex:
GI值 :白飯<稀飯  
GL值:稀飯<白飯(稀飯含水量多,同重量稀飯的醣份比白飯低)

營養師Ann:低GI食物再搭配低油、低鹽的烹調方式,才是真健康!

-
👋 追 蹤 我 們 Follow 起 來
👍 補充營養、健康一下 @yuhealth_tw
-
#健康生活 #營養師Ann #生活營養 #營養知識
#低GI #低GI飲食 #GI值 #低GI生活
#Nutritionist #healthylifestyle
#Glycemicindex
#栄養士 #サプリメント生活
#likeforlike #likelife

賴霓霓 Nini
賴霓霓 Nini
2019年8月26日
熱度指數:171
說讚數:167
留言數:4

Good morning ,

有人問我為什麼可以吃澱粉跟油脂
因為我每天只有在起床的那一餐吃澱粉而且我會控制在100公克裡面

還有油脂的部分我吃的奶油都是草飼無鹽奶油 草飼無鹽奶油 的意思是這隻牛是吃草眷養養大的 跟吃穀物飼料的牛隻 體質不同 對於人體是比較好吸收代謝的油脂 無鹽的部分是 過多的調味料及鹽分對於人體會抓住水分造成水腫

而起士我會選非人工反式脂肪 人工反式脂肪對健康有害,是人體不必要的營養素 食用人造反式脂肪將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 因為它會讓低密度脂蛋白上升 並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而且肝臟無法代謝反式脂肪!! 聽起來很複雜反正就是奶油只能吃草飼奶油 起士只能吃非人工反式脂肪

#世界上沒有一種神藥是吃一次一輩子就會維持即使瘦下來也要持之以恆靠自己的飲食跟生活習慣維持❤️ 如果有吃一次就永遠不用健身維持生活習慣200萬我都買單 👀

Tracy Cheng
Tracy Cheng
2019年5月5日
熱度指數:126
說讚數:65
留言數:61

20190504
家族病史-心肌梗塞
不定期暈倒和流鼻血去醫院看檢查都正常!看來要好好照顧自己⋯該運動了....插管在手腕有點痠痛!下週一回診檢查心率
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是輸送養分與氧氣給心臟的重要角色,心臟表面共有三條冠狀動脈圍繞,若是任何一條因為發生粥樣硬化(血管內堆積脂肪等異物),使血管失去彈性、管壁內部變厚變硬,血管就可能因為變窄而發生阻塞。
一旦血管受阻,心臟便會缺氧、缺血,造成諸多不適症狀,當心臟肌肉因此損傷時,就稱為心肌梗塞。
粥樣硬化指血管被廢棄物阻塞注意這些發病前兆!醫生講了一大串⋯有聽沒有懂
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為左胸胸痛或胸悶,患者會感覺有人在擠壓他們的心臟,除了胸痛,心肌梗塞徵兆還有呼吸急促或困難、頭昏眼花、噁心不適等等。此外,患者可能發生的症狀還有感到胸腔膨脹,或是手臂、脖子、背部、上下顎等處感到疼痛。
當以上症狀發生時,應儘速就醫。值得留意的是,患者有時會以為胸口疼痛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火燒心」,偏偏兩種病症的患者皆有抽菸的習慣,若未進一步就醫,往往會錯失醫治良機。
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有下列危險因子者,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較高,需要更加留意自身健康狀況。
家族病史
家族遺傳基因可能是造成心肌梗塞的原因之一。
缺乏運動者
血液中的高密度膽固醇 (HDL) 有助於清除血管中堆積的脂肪,然而缺乏運動者,其高密度膽固醇濃度較低。
預防心肌梗塞牢記這五點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下列方法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生率:
(一)拒菸
不管是直接吸入或是二手菸,都會增加心臟病的患病風險;戒菸一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降低5成。
(二)改變飲食習慣
挑選低鈉飲食以控制血壓,並選用天然植物油,多吃蔬果、堅果、糙米類等食物。(至於怎麼吃得更健康,請參考控制高血壓,得舒飲食六撇步)
(三)規律運動
至少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走路、慢跑、騎自行車都是不錯的選擇。
(四)積極控制三高
針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狀況,如需服藥,應遵照醫生指示,並定期回診追蹤。
(五)健康檢查
為了早日發現心臟病潛在因子,國人可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40到64歲民眾每三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小心!這些情況可能引發心肌梗塞
(一)運動或提重物時
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突然提重物或進行激烈運動,心臟恐怕無法負擔。(二)飽餐之後
此時,身體的血液大量分配到消化系統,若冠狀動脈已發生堵塞,將無法輸送足夠的血液到達心臟。
(三)在很冷或濕熱的天氣外出
極端氣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
(四)壓力太大、情緒起伏變化激烈
情緒變化激烈(如受到驚嚇)將會影響正常血壓狀態,久則不利心臟運作。
PS健保卡不見了~立馬急診噴5000⋯
#鄭崔西
#家族病史
#心肌梗塞
#運動
#老了
#有聽沒有懂
#一大串

林凱鈞
林凱鈞
2020年10月13日
熱度指數:30
說讚數:28
留言數:2

不論心情好還是心情壞,又或是用餐之後,總想來點甜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吃「糖」會讓人開心啊!

這是真的!內科專科劉漢文醫師曾指出「當攝入糖後,會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大腦產生愉快的感受,而如此美好的回饋作用,更讓人越發喜愛甜食」。人類的舌頭與口腔中,佈滿了由不計其數的味覺細胞所構成的味蕾,當吃進甜食,糖份便會誘使舌上的甜味接收器啟動,傳遞大腦皮質向大腦內發出獎賞信號。再進一步說明,也就是吃甜食後,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元就會分泌多巴胺,這是能讓人感到愉悅與幸福感的物質。因此,許多人才會對於甜食,總是毫無抵抗能力!

早在兩千多年前,東方飲食文化中,即有用「飴」的紀錄。在當時「飴」指的是麥芽糖。在古代,「糖」是貴族才能享用的上等奢侈品;而時序至今,糖已成為稀鬆平常的調味料。生活中常見的食用糖,指的是「蔗糖」,依據純度的由高至低可分為:冰糖(99.9%)、白砂糖(99.5%)、綿白糖(97.9%)和赤砂糖(亦稱紅糖或黑糖,89%)

「糖」對人體而言,若適量補充,除了心情會暫時變好之外,對於避免血糖過低、脫水、虛脫,也有一定的助益。但吃糖容易上癮,一不小心就會超標,過量的糖份便會在體內轉換成脂肪,提高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使思緒運作遲緩,進而使工作或生活品質受到牽連,且幸福感過後,常伴隨而來的是焦慮與失落,易呈現令人不安的精神狀態。「糖」更是誘發多種疾病的源頭,像是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過敏、多種癌變、臟腑發炎與衰老等,甚至還可能因此招致失智症發生!如今社會進步安逸,能生活無虞且三餐溫飽,但也有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反而出現營養過剩現象,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若想擁有健康,就要理性避瘋糖!以下匯集「9種健康代糖」我們一起來好好認識!若想嚐點甜頭又不傷身,那就善用代糖來妝點美味吧!

❶椰糖
由椰子花汁液萃取出的糖份,是東南亞國家主要的食用糖。因其升糖指數相較於其他糖類低,且無經過繁複的加工過程,因此能保留16種豐富氨基酸

❷菊糖
亦稱菊苣纖維或菊粉,經美國FDA 認可為可溶性纖維,存在於植物的細胞中。菊糖是一種天然的多醣體,由許多種植物製造,被認為是一種可溶性纖維。其在消化道中,可作為細菌的食物,進而維持腸道益生菌健全。菊糖(Inulin)與甜菊糖(Stevioside, Stevia)是不同物質

❸木寡糖
又稱木聚寡糖、低聚木糖,係指由2~10個木糖以糖苷鍵連接而成之寡糖的總稱,是近年來新發現具有益生性的一種低消化性寡糖

❹果寡糖
是以蔗糖為原料經酵素加工而成的大分子醣類,難被人體吸收利用,又具水溶性纖維素特性,且無熱量負擔

❺甜菊糖
亦稱為甜菊素、甜菊醣苷,是從菊科草本植物甜葉菊(又稱甜菊葉)中提煉出的糖苷。最早由南美洲先民開始應用,具高甜度、低熱量特點,且甜度是蔗糖的近300倍,熱量卻只有蔗糖的1/300

❻木糖醇
是常從白樺樹、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植物性代糖。木糖醇難以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產生酸性物質,因此不易引起蛀牙,所以常被應用在口香糖、牙膏、漱口水、糖果等。對狗具毒性,因此毛主人務必當心

❼甘露糖醇
又稱木蜜醇,是一種白色結晶固體,外觀與甜味如同蔗糖。屬於己六醇,為脫水劑的一種,可作為利尿劑,也可作為甜味劑

❽山梨糖醇
山梨糖醇亦稱山梨醇,是一種天然的植物甜味劑,口感具清新感,常被用於製造口香糖或無糖糖果。熱量每1克約2.6大卡(約蔗糖的65%),甜度則約蔗糖的一半

❾赤藻糖醇
是存在於葡萄、梨子、醬油、味噌、清酒等發酵食品中的天然糖醇。約為蔗糖70%的糖度。不含熱量,亦不造成蛀牙。不會使血糖或是胰島素上升,也不造成腸胃不適

✴️代糖是什麼
代糖意即糖的替代品,又稱甜味劑。可用來增加食物的甜味,其熱量相對低,可降低對血糖上升之幅度。因不含碳水化合物,所以不會影響血糖水平,可增添食物甜味,亦適合糖友應用。又因其熱量近乎零,過重者亦適合食用,以減少熱量攝取。代糖主要分為二類,分別是營養性的甜味劑(可產生熱量)及非營養性的甜味劑(無熱量)

➡️營養性的甜味劑:
食用後會產生熱量,但每公克產生的熱量比蔗糖低。例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赤藻糖醇、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椰糖、菊糖等等

➡️非營養性的甜味劑:
食用後不會產生熱量,又稱為「人工甘味劑」。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已核准使用的非營養性的甜味劑有:阿斯巴甜、糖精、醋磺內酯鉀、蔗糖素、甜菊精、甘草素、索馬甜、甜精等等。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指出,攝取過多人工甜味劑會增加中風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

✴️代糖停看聽
⚠️因果寡糖難消化,多食易引起腹脹、腹瀉情況,一天建議最多攝取約28公克內為宜

⚠️果寡糖攝取後血糖值不會增高,也不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因此糖友可適量攝取,以增添用餐風味

⚠️阿斯巴甜是由笨丙胺酸和天門冬胺酸構成,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少量即富甜味且熱量少,但其不耐熱,加熱便失去甜味。用量為每人每公斤體重攝取不超過50公克,例如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攝取不超過3000公克。攝入阿斯巴甜是安全的,而糖友適量攝入阿斯巴甜對血糖無大影響,但仍應以主治醫師指示下食用為宜

#凱鈞有食力
#9種健康代糖